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运输船舶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明确对符合相应条件的国际运输船舶,实行增值税退税政策。该通知自2020年10月1日起执行至2024年12月31日。
海南近日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境外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境外人员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对放宽境外专业人才在海南自贸港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执业的限制做出明确制度安排。
海南省政府日前印发通知,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2020-2024年试行)》,明确5类人才可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外籍“高精尖缺”人才。
2020海南自贸港对外经济论坛暨供应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于19日在海南海口举行,现场集中签约了亚欧非外贸物流“海外仓”与海南自贸港“承接仓”、海南自贸港智慧教育产业投资项目、文昌国际航天科技孵化转化产业园项目等6个项目。
第二十三届科博会科技合作项目推介暨签约仪式18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现场共有20个项目签约,其中海南签约2个项目。
记者从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正式获批通过,标志着该项目已获准建设。公路主线总里程997.9公里,投资估算约167亿元,该项目开建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海南省副省长沈丹阳欢迎美国企业积极参加明年由商务部和海南省政府共同在海南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推动美国品牌产品以免税形式进入海南,进入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对外开放的红利。
17日,海南省政府在三亚会见了到海南参加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代表团,海南省省长沈晓明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一行进行了工作会谈,双方签署了深化开放合作共谋发展的框架协议。
作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出台的覆盖全省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系统性文件,《关于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指导海南有关部门在国际人才引进使用、培养评价、工作居留、服务保障上实现突破,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的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为全国国际人才服务管理提供海南范例。
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联合挪威商会、挪威香港商会、芬兰北京商会、芬兰上海商会、丹麦上海商会等北欧商协会,举行了海南自贸港及2021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欧专场线上推介会。
明年4月,立陶宛将推动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来海南参与探针金融科技公司发起的“海南金融科技周”,建立立陶宛和海南的双边金融科技合作关系。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去哪儿玩?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海南成为国人首选之一。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海南旅游产业持续升级、提质增效,在离岛免税购物新政策加持下,游客来琼玩的项目更丰富了,“剁手”消费更畅快了,“度假购物天堂”离游客更近了。
在自贸港建设带动下,海南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记者8日从海口海关获悉,今年1-8月,海口海关共监管放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申报清单48.3万单、总货值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倍、15.9倍。
海南首支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近日落地,该基金总规模为2亿元至2.5亿元,将投向各级各类财政科技计划及其他社会资金支持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新产品、新材料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记者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前8个月,海南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5.26%。
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荣延松3日在海南自贸港第八批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省创新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服务,大幅提升投资服务效率,自上线运行以来已服务近千家企业。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三亚在旅游产品、消费、交通和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三亚离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还有多远?如何打造最世界、最海南的旅游产品?
近日,海南首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获得批复,该项目由海航集团旗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负责建设和运营。目前,各项建设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预计今年10月底开工建设。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18日介绍,近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该行作为海南自贸港内首家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银行,率先为自贸港内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办理自贸港首笔“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策自7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免税购物消费迅猛增长,免税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
显示 759 条中的 421 到 44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