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和多元化,滨海旅游业正在领跑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至少占全球GDP的3.5%,经合组织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超过30亿人的生计依赖海洋,全球超过3.5亿就业岗位与海洋有关。新冠肺炎疫情使海洋经济处于危险之中。旅游业、航运业和渔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都在下降,失业率很高。海洋部门的许多雇员是女性和低收入者,因此社会影响极大。
记者从上海市海洋局获悉:2019年,上海海洋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7463亿元增长至10372亿元,占全市GDP的27.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6%,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上海市海洋局8日发布最新信息,上海海洋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海洋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746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372亿元,占上海全市GDP的27.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1.6%,位居全国前列。
在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下,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近20年保持在9%左右。
《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蓝色引擎”至少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随着天气变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我国海洋经济加快复工复产。
记者从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由江苏省海洋经济监测评估中心会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机构研发编制的《2019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JSOEDI)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2%,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2%。
今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外困难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情况下,全国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海洋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潜力进一步释放。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近6.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3%,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动力不断壮大增强。
17日,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海博会展出了众多彰显我国海洋实力的“大国重器”,以及涉海新产业、新技术,共开展了357场活动,首发新技术、新产品432项,吸引了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9.7万人次专业观众参观。
2011年至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OEDI)年均增速为3.5%,总体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指数为131.3,比上年增长3.2%。中国海洋经济总体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9月4日,2019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近400位嘉宾与会共同探讨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网络,进一步深化平台合作机制,广泛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科技、人文、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构建东亚海洋命运共同体。
享受碧海蓝天、体验洁净沙滩,以海岸带、海岛自然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滨海旅游业,正开始领跑我国海洋经济增长。
8月15日,“2019中国(北部湾)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广西防城港市举行,来自国内各沿海省市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内外海洋经济、医学康养和金花茶产业研究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
中葡两国在海洋保护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科研、海洋经济、港口基础设施和码头货运处理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更多新的合作机遇。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11日发布的《2018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3.2%。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洋经济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记者27日从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海洋:最熟悉的‘陌生人’”分论坛上获悉,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8.3万亿元,同比增长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10%。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推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6日,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等领域的专家齐聚2018东亚海洋高峰论坛,围绕东亚海洋合作、海洋探测、海洋生态治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议题进行探讨。
显示 71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