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众奢侈品商家应该有些惴惴不安。一方面,中国经济前景忧喜参半,另一方面,9月份美国零售额出乎意料地出现数月以来首次下降。10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GDP的增幅将跌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现在谁还会去买一个新款的名牌手提包呢?然而,一些购物者似乎毫不理会这些悲观报道。
过去10 年,中国一直在夯实经济基础,这促进了全球对基础和工业产品的需求。即使在今天,这仍然对工业经济有着巨大影响。但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在不断变化。在过去10 年中,中国的消费每年至少以5%的速度增长。波动最大的是资本支出和出口,这也是围绕GDP 增长的担忧所在。
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是反映消费潜力的“晴雨表”之一。近日记者调研部分电商平台数据发现,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中国内需的强劲和韧性可见一斑。
居民消费提档升级,服务消费占比提高,消费品质不断提升。5至7日,在重庆召开的第19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国际消费品展览会上,多名业内人士认为,消费提档升级正“倒逼”零售企业加快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
20日,由两岸企业家峰会合作推进小组、台北市进出口商业同业公会、杭州市跨境电商综试办、电商平台云集等共同举办的两岸电商企业培训交流活动,吸引了50余家台湾企业来杭州参加。
在经济衰退期间,美国消费者支出的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会下降。消费者支出约占经济总支出的70%,消费者支出增长放缓可能加剧就业损失,降低生产,使衰退更加严重。作为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本文作者建议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向个人发放刺激资金。
21日公布的2018年经济成绩单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8万亿元,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打造“强大国内市场”、挖掘消费升级潜力,培育新消费亮点,消费蛋糕才能做得更大更优。
咖啡豆是世界各地人们喜用的咖啡类饮品原料,它的“根”就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相传,咖啡由埃塞俄比亚咖法地区的牧羊人最先发现,咖啡的名字也由咖法演变而来。
“金九银十”,是家电市场促销竞争激烈的时节。从今年“十一”黄金周家电市场表现来看,家装一体化、家电套购、智能家电、产品定制化等消费热点凸显,正逐渐成为家电市场新动向。
商务部7日发布“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4万亿元,日均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9.5%。
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明确了主攻方向。专家认为,系列部署有利于激发消费潜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消费提质升级是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顶梁柱”、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20日公布,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绘制“蓝图”。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但比去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同比增长11.4%。国内旅游收入达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据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20日发布的数据,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外国人在俄消费总额达到15亿美元。
开斋节临近,孟加拉人日益习惯使用移动支付进行转账和消费。专家表示移动支付设限(每日不超过1.5万塔卡)不利于节日消费,阻碍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还影响穷人接受节日期间慈善捐赠款,央行应尽快调整限额规定保障穷人利益。目前孟加拉国超过5200万人使用移动支付,日交易金额近百亿塔卡。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3日表示,今年首季度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升14.3%,达1299.22亿港元。
为规范燕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燕委”)将于今年7月发布燕窝行业社团标准及燕窝消费指南,正式启动燕窝的标准化工作,并将启动诚信渠道的建设工作,让消费者购买有据可依,买的放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经常警告发展中国家储蓄更多的从石油或黄金等资源获得的收益,增加投资,以在资源耗尽后为子孙后代寻求出路。但是,国家能够过度储蓄资源收入吗?作者表示,挪威自1996年将第一笔资金转入全球政府养老基金后,已储蓄的资金超过了提高世世代代平均消费所需的资金。
2月28日,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与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马蜂窝自由行联合实验室共同发布2018年春节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春节已成为全球旅游消费的黄金周,欧洲游、海岛游受到热捧,同时,苏州成为了春节出境游人均花费最高的城市。
显示 294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