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滨海新区“发挥先导区‘头雁’效应助力滨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6月8日,202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于线上召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宣布,2022泰达汽车论坛将围绕“强信念、稳发展、开新局”年度主题,于2022年9月2日至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
记者24日从天津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天津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6月创近八年来单月最大涨幅。欧盟、东盟、日本、美国和韩国位居滨海新区主要贸易伙伴前五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滨海新区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8%,在主要贸易伙伴中唯一保持增长。
今年滨海新区将全力推动区管企业以股权转让、增资扩股、上市等多种方式加快混改,计划混改出清出让140家企业,目前已挂牌10余家企业。
天津市简政放权步伐越迈越大。日前,天津市正式向滨海新区下放625项市级权力事项,涵盖加快开发开放、完善社会治理等诸多领域,从制度上充分放权赋能,助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区以智能科技为指引,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智能制造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
天津市政府近日印发《天津市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将作为推进“证照分离”的改革试点,试点期为本方案印发之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
目前,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天津保理业务的聚集地。就全国发展格局来看,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的商业保理公司业务做得最“实”,摒弃了单纯追求数量、规模的行业弊端,同时也非常注意控制保理行业风险,绝大多数保理公司建立了风险隔离墙。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商业保理公司在不断解决制约行业发展难题的同时,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方面为我国保理行业的发展贡献了很多有借鉴性的经验。
记者16日从天津滨海新区财政局获悉,滨海新区政府与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变革红利,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将在5年内向新区提供不低于120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性融资,以支持滨海新区经济发展。
2006年5月26日,获得中国国务院批复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天津滨海新区这片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始终走在了改革、发展、创新的最前沿。十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超20%,1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此投资,平均每一秒钟就有1.7万元资本在这里集聚。十年来,滨海新区已经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23786家,年收入过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118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64家,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如今,滨海新区发展已经踏上了“十三五”的新征程: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以上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部分劳动力及原材料密集型外资企业开始外迁的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足传统制造业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和便利化的投资软环境,不但延续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吸引力,而且越来越外企扎根新区建立技术中心,对准在华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自贸区建设正在成为吸引外资的新利器。
显示 11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