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
《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7月24日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各缔约方政府代表聚集在此,倡议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地球之肾”。
植树节到来之际,厦门太古可口可乐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组织员工志愿者前往位于漳州东山的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开展植树节志愿活动。
巴拿马运河航运是该国经济四大支柱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旅游业也是巴拿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巴拿马运河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推动该国旅游业强劲复苏的重要动力源泉。我国文旅景点开发有“重建设轻运营”“重设施轻内涵”的现象,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仍有提升空间。
12月2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生态保护补偿与生态价值有效结合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政策研究》和《生态保护补偿与生态价值有效结合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报告,并就“生态保护补偿与生态价值有效结合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政策研究”课题在京召开专家评审会。
11月20日至21日,中泰红树林生态保护系列活动在泰国攀牙府举办。
中国的生态保护修复投融资政策不断完善。为了推广生态工程,中国中央政府提供投资、补贴、注资和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则创新各种政策,包括投资、补贴、补偿和许可等。
近日,在内蒙古蒙牛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经济信息社成立“生态保护补偿与生态价值有效结合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旨在探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价值实现相结合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与会嘉宾齐聚海南五指山,共谋生物多样性治理之计,同时呼吁全球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
葱郁的枝叶点缀着白墙黛瓦,洗刷干净的乡间小路蜿蜒纵横,小桥下一渠清水汩汩流淌……记者近日沿长江行进式采访,来到荆江段首的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镇孙家港村时,骤雨初歇,一幅雨后清丽的乡村图景映入眼帘。
6月15日上午,安徽省蚌埠市首个生态检察展示馆在五河揭牌开馆。
近年来,河北省定兴县把生态建设作为提升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落实河长制,做细做实河道巡查管护,营造良好水环境,不断增绿提质,擦亮国家级园林县城“金字招牌”,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用绿色点亮城市生态的斑斓底色,打造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定兴。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目标如期实现?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22日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我为我的国家有这条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感到自豪,因为它不仅助力经济振兴,更重视保护沿线生态,保护红树林。”肯尼亚著名环保人士阿里·穆罕默德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在非洲自然保护区修酒店,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中铁建工东非公司坦桑尼亚分公司总经理张翠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山东省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发行20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债券。
中国实施多个县级生态补偿试点。该政府倡议已帮助制定以激励为基础的政策,并为当地社区的可持续生计转型做出贡献。它包括大规模地推广将扶贫目标纳入生态补偿方案。
10日,《中国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会暨中国(兰州)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通过“云端”举行。
今年以来,安徽淮北烈山区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显示 4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