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COP15)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来自193个国家,以及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代表,约6000人参加会议。
本文分析了当前十年气候-生物多样性-粮食关系的政策前景,评估了拟议行动的适用性。
有意义的应对措施必须认识到亚洲面临的三重威胁——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粮食不安全。这些挑战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当前的粮食安全危机将更加严重。
近年来,中国开展了最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计划之一,中国推进生态保护计划和法律的规模和速度令人瞩目。
世界显然陷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困境:需要经济增长来克服贫困和实现繁荣目标,而经济增长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例如农作物的授粉或害虫防治)带来了潜在的无法弥补的损害。要想完全走出这一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全球社会经济模式。
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警告说,正在出现的“昆虫末日”将对环境和人类产生极端影响。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地球上所有物种面临的灭绝威胁可能比此前认为的要严重得多。此前一项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自1500年以来,全球约有30%的物种受到灭绝威胁或濒临灭绝。
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17日在福建省德化县举办。围绕两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推动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做法成效,两岸近百名专家学者展开研讨。
在欧洲和太平洋岛屿的专家、决策者和民众之间建立双向桥梁将非常有利于确保海洋治理计划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欧洲应提供太平洋国家所需的科学数据,了解太平洋岛民的需求并学习当地的习惯做法,以更相关和民主的方式保护资源。
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众多已知风险,如气候变化、酸化和海洋污染。人类正努力减轻上述影响,但海洋仍将处于脆弱状态。实际上,在未来5到10年内可能会出现新的危害,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鉴于此,一个由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制作了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未来10年内将对海洋生物造成显著影响的15个问题。
在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亚太地区占17个。该地区数百万人直接依赖自然维持生存,该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采取更强硬立场,通过制定强有力的、现实可行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战略来遏制自然损失。
人类或将面临三大威胁:大气中温室气体积累导致气候变化,这可能使多个地区因气温和海水上升而无法居住。粮食不安全加剧、饮食变化和隐性饥饿导致全球健康水平下降。由于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足迹扩大,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这三个具有挑战性的威胁很可能会相互加强。国家和全球政策努力,对于控制和避免这种恶性循环至关重要。
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专家Tales Carvalho Resende等在《世界遗产森林:碳汇面临压力》一文中表示,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之一,通过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7000万公顷森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内受到保护。
亚洲开发银行(日本)东亚区域部首席环境专家Mark R. Bezuijen发表题为《如何应对生物多样性消亡危机?》的文章称,地球上有超过800万种物种,每个物种都独一无二。从潜藏于最深海沟的细菌到翱翔于高山间的雄鹰,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且相互关联的生命网。
联合国亚太与经济社会理事会在《修复与自然的破碎关系:处理疫情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和气候变化间的联系》一文中表示,人类健康与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及气候变化直接相关。保护人类健康、减缓未来疾病侵扰需同时解决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且互为因果。
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Margareth Sembiring发表题为《星球健康与三重行星危机: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多边合作的相关性》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已有两年。鉴于此,人们开始对疫情暴发的原因进行探索和反思。
一项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物种减少,鸟类的“歌声”正逐渐变得悄无声息,且不如过去那般高低起伏、悦耳动听。该研究首次大规模地重建了过去25年来鸟类在20多万个地点创造的声音景观。
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之一,通过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7000万公顷森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内受到保护。这些森林对人类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因此各国承诺将其作为国家和全球遗产一部分加以保护。
新冠肺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并由动物传染给人类。人畜共患病的出现受多种环境因素驱动,这些因素增强了野生动物、家畜和人类之间的联系。本文强调了人类健康与亚太地区生物多样性状况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如果要改善人类健康和降低未来的卫生灾难风险,人们需以综合方式同时应对这些致病因素。
《世界树木状况报告》称,全球野生树种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正面临灭绝威胁,从而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崩溃。
显示 66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