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闭幕。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0名代表的见证下,杭州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称号,杭州市临安区被授予“全球人与生物圈计划绿色发展实践地”称号。这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首次落地亚洲,为何选择杭州?获得“人与自然共生典范城市”荣誉背后,杭州又有哪些生态密码有待解开?
在埃及红海省广袤的干旱荒漠上,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伊士湾阿蒙内特500兆瓦风电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友好型施工实践,为干旱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生态保护样本。
纳米比亚是撒哈拉沙漠以南较干旱的非洲国家,拥有从沙漠到热带草原等多样的动植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少有的干旱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纳米比亚环境、林业与旅游部长波汉巴·希菲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公平公正的利益分享机制推动了该国生物多样性保护。
发挥金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在昆明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英籍研究员高力行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企业在非洲参与野生生物保护的机遇与挑战”论坛28日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与会的乌干达中资企业承诺致力于乌当地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显示 6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