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巨头正联手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通过建立全球碳交易平台和项目市集“Climate Impact X”(CIX)抵消温室气体排放。CIX是由公开股票交易所支持的自愿碳交易市场,由4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跨国公司牵头,这些公司资金雄厚,并对可持续发展作出承诺。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第三代半导体近期备受关注。小米、传音等公司纷纷抢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用于快充领域的赛道;在资本市场,第三代半导体上下游公司——台基股份、安泰科技、露笑科技、海特高新等表现活跃。
据韩国NOCUTNEWS 7月29日报道,被称作“大烟囱”的石化产业正在顺应全球“脱碳”趋势开展低碳转型,未来韩国石化企业将重点加大绿色投资。
7月27日,由波士顿咨询公司与联合国契约组织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落实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路》在北京发布。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缓解我国资源安全压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在当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首场活动中说,我国将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严控增量项目,加快存量项目改造升级,扎实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严防过剩产能死灰复燃。
记者从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获悉,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11日在苏州高新区揭牌。该中心将通过标准制定,建立全国首个数字碳账本,聚力打造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碳普惠领域的全国样本。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1》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全社会发电装机容量为29.0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52%。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望明表示,作为中国第一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将与甘肃的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先进制造、通道物流等十大生态产业充分对接,探讨更广泛的合作。
据韩联社7月7日报道,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举办了“企业环境领域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经营努力和支援方案”为主题的联席会议。
我国已经向世界宣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在倒逼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转型。
7月5日,中国石化宣布开启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设。这是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涵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3个环节,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一环,今年上半年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加速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辽宁、广东等多地已发布未来五年绿色产业投资规划;在资金来源方面,银行、保险、信托等多元化融资也进一步开启。
7月2日,成都市发起“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活动,面向市民发放总价值1200万元的公共交通绿色出行数字人民币礼包,共计10万份。
2021世界5G大会之“5G与碳达峰碳中和论坛”会前座谈会29日在北京举行,众多产业界精英、科技企业和传播学者,围绕论坛主题——5G技术如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进行研讨,以助力5G技术的加速应用,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造纸行业是我国首批纳入碳交易的八大行业之一。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日,在由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主办,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问题和工程路径”为主题的长城工程科技会议2021年第一次主题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指出,推动零碳能源发展,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载体。
在近日举行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位业界专家表示,在保障能源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去碳化转型,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显示 202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