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碳减排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美国不仅以快于欧洲的速度减少碳排放,而且没有伤害消费者。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美国碳排放可能继续下降。是自由企业、技术和创新(而不是在巴黎和京都签订的羊皮纸)将彻底改变未来一个世纪能源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巴黎协定》签订后,世界现在必须行动起来,以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向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努力,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展望未来,一个关键的选项是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手段,通过将更多的气候友好贸易要素纳入国家气候贡献,来鼓励和支持向低碳经济转型。
一些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上面临的困难要比其它国家多很多。国际碳排放贸易体系有助于降低整体减排成本,确保不同国家的企业缴纳同等标准的碳排放费用。《巴黎协定》虽对国际排放贸易做了明文规定,但关于贸易的详细规则仍待进一步明确。为弥补这一政策空白,欧盟应与其他国家合作,确定一套世界通用的碳排放贸易准则。
新的数据显示,全球中产阶层规模(2015年约有30亿人)可能比先前估计的多约5亿人。特别是,相对而言,亚洲家庭被认为现在比以前更富有。尽管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但中产阶层似乎会继续以每年近1.5亿人的速度扩大。实际上,未来十年,扩张速度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作者指出,煤电产能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会降低自己在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参与度。事实上,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在全球气候对话中扮演领导的角色。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实现排放目标是这一领导角色的一部分,同时,中国正在投资并生产可持续能源、实施成功的碳交易系统并发展绿色金融市场。
报告显示,要达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中国2030年绝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能源相关活动)将在9,276 MtCO2 和 12,960 MtCO2之间。根据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的GDP增速预测,为达到2030年碳密度目标,在2013年到2030年间,来自中国能源相关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以每年0.2%-2.6%的平均速度增长。
显示 69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