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香港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优秀专业人才丰富、政府政策支持等先天优势,数码港成为了香港最大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基地。在香港约600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中,数码港占了三分之二,十多家独角兽企业中,6家来自数码港。
8月中下旬,位于黑龙江的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正在应用遥感无人机进行水稻田病虫害防治。
在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忙着给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圆锥式破碎站、履带移动反击式破碎站等进行焊接、打磨、装配等工作。这些设备不久将销往海外市场。
8月22日上午,科技部农村中心在黑龙江哈尔滨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协同管理实施工作会。
由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主办的首届“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11日在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记者19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获悉,十年来,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记者22日从水利部了解到,我国加快水利重大问题科技攻关,今年将推进42项水利重大关键技术研究。
记者2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国家能源局和科学技术部近日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先进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核能、绿色高效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制定了技术攻关路线图。
3月19日,茅台集团分别与贵州省科技厅、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水生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
春分,寓意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天,茅台集团2022年度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将在赤水河畔正式开启。这也是茅台在壬寅虎年继市场工作会、采购和供应链大会之后举行的第三个重量级会议。
近年来,中国科研创新持续取得成果和进展,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向其他国家传播,也为世界发展增添红利。
发挥科技创新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作用,已成为中国科学界聚焦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兰州大学积极开展碳排放相关研究,为开发和应用清洁能源提供了相应的科技支撑。
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在科技赋能下,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大连正在积极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努力推进工业从制造向“智造”、从“黑笨粗”向“高精尖”转变,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为期三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线下展会29日在深圳落下帷幕。哪些科技成果当下最热?哪些领域代表了未来的方向?未来的日常生活会有哪些变化?作为中国科技创新趋势的风向标,记者在高交会的“科技盛宴”上,感受创新中国的强劲脉搏。
记者从22日沈阳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出台实施升级版金融服务和科技创新两项政策,着力吸引更多金融、创新资源加速汇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2日,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一带一路”金融减贫议题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腾飞,科技创新将充分发挥“乘数效应”,在三个方面助力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加速拓展普惠金融的深度和广度。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腾飞,科技创新正在发挥‘乘数效应’,加速普惠金融拓展的深度和广度。”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在2021金融街论坛“‘一带一路’金融减贫论坛”上表示。
尽管没有沿海沿江的区位优势,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安高新区却长期居于全国高新区“第一阵营”。面对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2020年西安高新区实现了12.3%的经济增速,领跑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
9月25日,东风汽车公司在武汉举行科技创新成果展暨技术中心第二届科技创新周。现场展览的120余项创新成果和77项技术发表,凸显了东风汽车公司“绿能”战略和“智能”战略的新成果。
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2025年伊始,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强化各项行动,加快向现代工业体系的转型,而创新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显示 377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