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正在经历一个变革时期,即经济增长,人潮涌入正规银行业。金融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并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经济可能性。这使得移动支付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投资市场,欧洲企业应积极寻求移动支付。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现金转向数字支付,未来的支付方式也成为英国人热议的话题。根据英国《现金使用评估报告》最新研究结果,未来15年英国仍将无法做好准备步入无现金社会。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的全球消费者洞察调查显示,在新兴国家中,越南的移动支付增幅最大,2019年增幅达到61%,远高于去年同期37%的增长率。
文莱银行业资深人士受访时表示,金管局推出电子支付路线图将促进文莱金融技术的进步,催生更多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国家迈向无现金社会。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25日正式推出移动支付领事收费服务,成为全球首家提供此项服务的中国驻外外交机构。当日,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在移动支付启动仪式上协助首批使用移动支付的取证人完成现场扫码缴费程序。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技术架构》《移动金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应用技术规范》等多个与移动支付相关的规范标准。业内认为,这些由银行、科技公司等多类型主体参与制定的标准,将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提供新助力。
据尼媒体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尼通过手机终端进行的转账交易额达到2160亿奈拉,较去年同期增长56%。
改革开放40年来,国人对“钱”的认识不断刷新,支付方式变迁的背后不仅是经济繁荣、技术进步,也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业态嬗变。中国金融基础设施“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架起中国与海外互联互通的“桥梁”。“钱世今生”的支付革命,正是中国40年改革巨大成就的缩影。
在菲律宾马尼拉,二维码付款正成为当地人的生活日常。
刷手机乘坐地铁、扫码支付买咖啡……这些在不少中国大城市司空见惯的情景,现在正悄然走进马来西亚。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赋能当地企业,提升移动支付水平,便利民众生活。
出门只带一个手机,就能包揽衣食住行的全消费流程已经成为很多国人的日常。但这种消费习惯的养成却让日前去捷克首都布拉格旅游的王女士有了新的“烦恼”:“在布拉格一些小镇看到美美的饰品和小玩意,只能用当地现金购买,而且如果花出国前换的欧元,还得按汇率兑换成捷克币,并不划算。”在布拉格,王女士的手机鲜少能启动“钱包”功能,大多时都只是一个汇率转换器。
微信支付12日在港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支付绿皮书》指出,随着微信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在港澳地区越来越普及,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一个开放、便捷的湾区移动支付环境。
富裕的国家应该带领新兴市场,让创新推动金融包容性发展。除非国家取消对账户所有权的监管障碍,否则未来他们将面临远远落后的风险,而这造成的政治和社会后果将非常可怕。
开斋节临近,孟加拉人日益习惯使用移动支付进行转账和消费。专家表示移动支付设限(每日不超过1.5万塔卡)不利于节日消费,阻碍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还影响穷人接受节日期间慈善捐赠款,央行应尽快调整限额规定保障穷人利益。目前孟加拉国超过5200万人使用移动支付,日交易金额近百亿塔卡。
福州市人副市长阮孝应表示,近年来福州扎实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信用应用惠民,积极打造移动支付样板城,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信用经济融合发展。
进入5月,包括银联、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在“大交通”场景加速布局。北京地铁此前宣布全面试运行扫码支付进站;5月11日,中国银联山东分公司宣布与济南公交总公司全面合作;几乎同时,京东支付也宣布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推出“车牌零感付”,在线开通ETC产品,正式进入高速支付领域。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速增长态势,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增速放缓或出现下降。移动支付对互联网支付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
委银行监管局(Sudeban)技术风险管理司司长奈利·卢戈宣布,自然人之间移动支付已取得初步进展,5月起将启动自然人和商家之间移动支付试点计划。
显示 80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