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在改变中国人消费方式的同时,在境外也受到越来越多商家和消费者的追捧。近来,韩国和日本都在加紧向中国市场学习移动支付的经验。为了适应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两国商家纷纷开通移动支付功能。特别是在中国游客密集的景点、免税店、餐馆等地,都能看到商家摆出支持各类移动支付方式的标识。
中国央行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525.80亿笔,金额超2419万亿元。
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多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而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中国式支付”在全球被接受和使用将有力提振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支付结算需求。
大陆移动支付加快在台湾落地推广,支付宝自2015年12月启动台湾移动支付服务,目前已接入3.4万家商户,覆盖食购行娱等多个领域。
对于印度这样的传统现金社会来说,移动支付逐渐普及让人感到兴奋。曾经留学中国,熟知支付宝和微信的小伙子乔普拉日前在首都新德里的一家咖啡馆里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想到回国就能用上印度版支付宝(PAYtm),太让人兴奋了!”
在新加坡的中巴鲁路附近,来自中国沈阳的杨老太太一家经营着一个东北菜小餐馆。尽管地方不大,但因味道正宗,备受中国人和新加坡当地人欢迎。
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2日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2017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在支付宝平台使用移动支付占比达82%,人们越来越多选择用手机完成支付。
中国移动支付加快了走向海外的步伐,从欧洲最繁忙的希斯罗机场免税店到伦敦复古“潮地”卡姆登市场,从英国最受欢迎的“奥特莱斯”比斯特购物村到伦敦“高街”百货商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范围不断扩大,当地购物环境对中国消费者的友好程度不断提高,也体现出海外市场非常重视中国消费者实力,中国消费红利正在惠及世界。
各家银行有各家APP,消费者在移动支付时能不能有一个银行业通用支付入口?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由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共同打造的银行业移动支付通用入口APP“云闪付”11日正式发布。
出门不带钱包,用手机支付就能付款,这种中国民众习以为常的便利如今在泰国也能体验到。经常往返于南宁和泰国曼谷之间的旅游从业者项捷告诉记者,在曼谷的7-11便利店、王权免税店和一些大商场购物都不需要现金,可以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和国内一样方便。
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中国移动支付以及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在全国大江南北推广。不谦虚地说,中国在移动支付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并引领全球移动支付的发展潮流。
微信支付团队日前在泰国曼谷发布报告指出,移动支付成新潮,手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在中国人生活场景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在海外发展迅速,包括支付宝、微信等在内的多个移动支付平台在欧洲市场上的业务日益扩展,通过多样化、便利化的运营模式,日益影响着当地市场、商家及消费者,使当地民众享受到了更加便利的支付方式,感受到了更加迅捷的“中国速度”。
世界经济论坛22日发布报告说,中国已成为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同时,在未来的金融生态系统中,大型科技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
该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简称:蚂蚁金服),该公司是电商巨头 阿里巴巴 集团的关联公司,也是支付宝(Alipay)的所有者。通过智能手机上生成的二维码,支付宝用户不用现金或刷卡,就可以购买从理发到住房等各种服务和商品。
人民币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炒的,这也是政策面释放的重要信号。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版图,中国有三大工具: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二是跨境电商。三是移动支付。人民币国际化还在路上,汇率波动和被投机大鳄紧盯炒作也属正常。但是,只要全球市场使用人民币成为常态——就像使用美元那样——人民币未来也一定会成为全球主要的硬通货。
本东京的百货连锁店唐吉诃德昨日宣布正式开启微信支付,这是微信支付在海外的第100家旗舰店。从购物到用餐,从投宿到游玩……越来越多日本商家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中国移动支付模式,正为世界树立新的标杆。
一个名叫阿福的“萌萌哒”德国网红近日在微博和脸书上同时发表了一封致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公开信,呼吁德国向中国学习转型无现金社会。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少关注。
2016中国国际金融展11日在北京闭幕。今年金融展以“融合创新、转型升级、提升普惠”为主题,重点展示金融业与科技在深度融合下诞生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展会上,围绕移动支付场景开发的系列产品服务成为广受关注的亮点之一。
显示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