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盐灯、美国3D打印包、蒙古国山羊绒围巾、新西兰麦卢卡蜂蜜……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555号的“进博集市”内,第四届进博会上的“全球好货”,第一时间从展品变身为商品。
11月6日,在第四届进博会中央企业交易团集中签约活动中,中国铜业有限公司与来自俄罗斯、瑞士、日本等国家的11家供应商签署了下一年度的采购协议,签约商品涵盖铜精矿等大宗商品。
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12日表示,该行成功组织新加坡参展商参加了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中国银行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贸易投资对接会,并取得丰硕成果。
波兰牛奶商会主席阿格涅什卡·马利谢夫斯卡日前在华沙表示,进博会等中国展会主办方及时适应新冠疫情新情况,通过同时举办线下、线上展会或提供网上展示等方式,为外国商家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平台。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但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发酵。各种新品好物无缝衔接“双11”,线上线下齐发力为新消费、新经济注入强劲动能。通过跨境电商新渠道,全球企业正在分享中国市场开放、消费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
佳沛首席执行官丹·马斐森日前在上海接受采访时表示,佳沛将进博会视为充满独特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希望继续借助于这一国际化平台,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链伙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国本地布局,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落下帷幕,港澳参展企业收获颇丰。
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10日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本届展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按一年计,第四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
斩获更大订单、结识更多伙伴、憧憬更美前景……进博会越办越好,给展商留下更多期待。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为各国企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展示了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推动包容普惠、坚持互利共赢的魄力和决心。
全球疫情阴霾未散,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又一次如约而至的进博会,带来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四叶草”里客商络绎不绝,“四叶草”外新品首店迭出,投资消费热度不减,东道主上海用最热情的姿态、最精细的服务、最用心的保障,拥抱八方来客,共享市场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进博会是扇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走在偌大的展馆中,随处可见涌动人潮、首发首秀轮番登场,合作共识不断达成,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暖意和新意。
进博会持续走红,靠的是各国看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信心,疫情环境下,对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不减热情,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殷殷期待。
坦桑尼亚咖啡委员会总干事奇马约表示,过去坦桑尼亚咖啡主要出口欧美国家,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咖啡品质也有很高要求。中国有14亿人口,未来潜力巨大,我们看好中国市场。
日前举行的“第四届IASC国际航空产业链领袖峰会”上,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透露,西子航空“零碳工厂”将于本月19日正式亮相。
11月9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2021长三角产业安全发展论坛”在沪举办。论坛以“全球经贸治理体系重构与区域产业安全协同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正在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消费品展区角落里一幅不起眼的木板彩绘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幅画描绘的是中东地区古罗马石柱的历史遗迹。它的作者是一名叙利亚艺术家。
上海西郊,美丽的“四叶草”。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是第四个年头。四年来,进博会变了很多,但有些特质,始终未变。在变与不变之间,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愈发凸显,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更加清晰。
第四届进博会展馆内连日来的火热景象,成为强劲“进博磁力”的生动写照。全球企业共赴“进博之约”,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彰显中国经济强大的吸引力。
生长在极寒地区的西藏传统农作物青稞,遇上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法国乐斯福酵母,化身成营养丰富又独具风味的“青稞面包”,在第四届进博会首次亮相。
第四届进博会上,汽车展区是最吸引人的展区之一。瞄准减碳,全球企业纷纷带来了出行领域的绿色方案。
显示 24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