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闭幕,但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发酵。各种新品好物无缝衔接“双11”,线上线下齐发力为新消费、新经济注入强劲动能。通过跨境电商新渠道,全球企业正在分享中国市场开放、消费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
全球疫情阴霾未散,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又一次如约而至的进博会,带来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四叶草”里客商络绎不绝,“四叶草”外新品首店迭出,投资消费热度不减,东道主上海用最热情的姿态、最精细的服务、最用心的保障,拥抱八方来客,共享市场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进博会是扇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走在偌大的展馆中,随处可见涌动人潮、首发首秀轮番登场,合作共识不断达成,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暖意和新意。
11月9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2021长三角产业安全发展论坛”在沪举办。论坛以“全球经贸治理体系重构与区域产业安全协同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正在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消费品展区角落里一幅不起眼的木板彩绘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幅画描绘的是中东地区古罗马石柱的历史遗迹。它的作者是一名叙利亚艺术家。
上海西郊,美丽的“四叶草”。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是第四个年头。四年来,进博会变了很多,但有些特质,始终未变。在变与不变之间,进博会的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愈发凸显,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属性更加清晰。
第四届进博会展馆内连日来的火热景象,成为强劲“进博磁力”的生动写照。全球企业共赴“进博之约”,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彰显中国经济强大的吸引力。
生长在极寒地区的西藏传统农作物青稞,遇上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法国乐斯福酵母,化身成营养丰富又独具风味的“青稞面包”,在第四届进博会首次亮相。
第四届进博会上,汽车展区是最吸引人的展区之一。瞄准减碳,全球企业纷纷带来了出行领域的绿色方案。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是一个关键。走进美国通用电气的进博会展位,迎面是一个巨大的能源转型演示沙盘,从陆上风机到海上风机,从抽水蓄能到天然气发电,更绿的能源系统正在加速到来。
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氢能和电能,谁能站在未来汽车能源的“C位”?智慧出行如何方便我们的生活?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十大汽车集团、行业知名供应商和服务商齐聚,竞相展示行业前沿技术和方案,共同展望美好出行新图景。
业务跨食品、制药两大领域的台湾统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进博会的“常客”。已经连续四届参与进博会的统芳生技,今年又成为进博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的进驻台企之一。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变身,时时刻刻在发生;而从展品之变到理念之变,更个性化、更绿色、更注重品质,又折射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在第四届进博会场馆里,不仅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还有全国多个省份的地方展厅。地方的城市形象、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在进博会这个高能级平台上与中外观众亲密接触。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己举办四届,充分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魅力。几年来,中国市场新消费、新业态层出不穷。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和紧随进博会的“双十一”等消费季影响着展商,改变了他们参展进博会的“姿势”。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进博会2021共享经济规范与发展论坛上,与会人士提出,为推动共享经济实现良性发展,需监管规范与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企业应强化合规意识,实现标准化、合规化发展。
2021共享经济规范与发展论坛7日在上海举行,业界专家再一次在进博会上围绕行业标准、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政府监管等议题深入探讨寻求解决方案。
“与中国分享我们最好的。”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和农产品展厅,塞尔维亚展商在醒目位置展示的标语引人注目。对面,波兰的一家奶制品企业则在宣传手册上醒目印着:第一列从波兰开往中国的牛奶专列。
走进第四届进博会“香港服务业展区”“香港产品展区”和“澳门文创展区”,一群创业青年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吸引了众人目光。这群创业者希望借助进博会曝光效应,让内地民众了解自己的品牌和产品,进一步开拓内地市场。
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国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分论坛5日晚在上海举行,与会嘉宾在线下和“云端”聚首,共话中国现代化对全球发展的突出贡献,为进一步增进人类福祉建言献策。
显示 6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