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新加坡)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兼职高级研究员Paul S. Teng发表题为《疫情之下:保障亚太地区的粮食安全》的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确保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供应链。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感染,也没有同时出现感染高峰。这为解决供应链中断提供了机会。
印度和非洲之间的行业优先事项互补性以及它们在不断发展的全球食品市场中的相似角色为双方农业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许多机会。本文分析了印非合作在粮食安全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潜力。本文评估了印度与非洲国家在农业和粮食安全领域的伙伴关系,概述了这两个地区的现行举措,并探讨了基于技术的服务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状况已在持续恶化。在疫情期间,为抵抗新冠肺炎传播而采取的封锁措施破坏了国家和国际食品供应链,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工人和农民工因疫情失业,这将他们推入了饥饿陷阱。那么,政府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农民获得安全、营养和负担得起的食品呢?
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到2020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导致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粮食严重不足问题的人口数量翻倍。
随着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粮食生产、物流、消费等多个环节受到严重冲击。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会否引发粮食危机,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21日发表声明,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银行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呼吁各方果断采取集体行动,确保当前的新冠疫情不对粮食安全和营养构成威胁,并增强抵御冲击能力。
根据联合国最近发布的政策简报,尽管目前儿童并未直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由于封锁而造成的经济逆境可能会在2020年中致更多的儿童死亡。新冠肺炎疫情或会加剧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和贫困,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人群中。
在正常情况下,该地区的粮食安全已经受到多种因素的威胁。如今,新冠肺炎疫情破坏了确保亚太地区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供应链。幸运的是,亚太地区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感染,也没有同时出现感染高峰。总体上看,亚太国家似乎能够让超市保持食品供应,向民众提供食品。
生活在亚太地区被封锁城市中的民众也在担心食品市场关闭,超市库存减少与食品供应中断这些问题。因此,人们应开始思考当前的疫情危机对粮食和营养安全的可能影响,以及政府有哪些选择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粮食和营养安全风险的问题。
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必须避免保护主义贸易措施,并采取积极行动,确保粮食类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出现泡沫或让泡沫尽快破灭。
近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64亿吨,比2018年增加0.9%,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消费方面,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中国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
有关中国和粮食安全的科学文献有限、过时、相互矛盾,而且被贸易和食品安全等学科孤立,资金也主要来源于中国政府。作者认为,有必要开展更多研究。提高美国和多边农业研发资金对确保所有人获得有效的、有营养的粮食供应至关重要。美国的政策必须要让人们认识到粮食安全在国内外和平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印度的食品消费方式已经出现了需求转变,消费者更加青睐营养和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以及肉类和奶制品。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将需要农业生产多样化。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粮食安全挑战,提高水和要素生产率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生产率来实现印度粮食安全目标的政策办法。
本文探讨了影响粮食和土地使用系统的一系列与贸易相关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法,以重新构造全球贸易系统,为所有人提供更可持续和健康的饮食。
小农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生产了该地区大部分的国内主食。然而,小农是该地区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群体之一。提高它们对气候引起的农业部门挑战的适应能力,不仅对支持他们的生计有利,而且对保护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粮食安全都很重要。
大多数非洲国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面临着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等挑战,进而导致大部分人口难以实现创收。非洲各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些挑战并改善粮食安全。鉴于大多数非洲国家和韩国在农业发展方面有着类似的经历,韩国在实现大米自给自足和农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可以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有用和有益的参考。
到2050年,地球上将有近100亿人口。人们能否可持续地生产足够的粮食?本文认为,这是可能的,但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本文提供了解决方案,确保人们能够在不增加排放、不助长森林砍伐或加剧贫困的情况下养活所有人。
由于全球粮食生产面临着气候变化的挑战,人们必须改善气候智能型农业的最佳实践,以实现粮食安全。这需要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以便在高影响力的优先领域扩大气候智能型农业活动。
营养不良与贫困和粮食不安全有关。2018版《全球营养报告》指出,营养不良影响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且发生率奇高,它已经成为一个每年耗费3.5万亿美元的问题。印度应扩大营养计划并履行其承诺,这将有助于印度确保其子女的未来,从人口红利中获益,并保持强劲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作者在文中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挑战之一。联合国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减少粮食供应中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增加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危险——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野生粮食品种正在消亡。目前,东南亚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缓解粮食安全威胁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尖端技术。
显示 245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