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0多位行业专家、学者来到广西桂林这座国际旅游城市,在这里体验传统环境敏感型的纺织业与山水、人文、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融合路径,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跨境产业链重塑中的引领作用。
印度相关部门8日批准了总额为1068.3亿卢比的纺织业制造促进计划。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出口纺织企业遭遇大考,先是国内生产一度停滞,之后海外订单严重承压,不少外贸界人士感慨这是从业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分析师在上海调研了解到,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稳住生存“基本盘”,有的纺织企业不断拓展新的产生经营路径,有的纺织企业寻找新机遇,做出新变革。
当前越南聚集了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和法国等多个国家的纺织企业,外资企业出口额占越南每年纺织服装出口额的60%左右,国内纺织业龙头企业,如天虹、百隆和申洲等都已经投资建厂,甚至兴建纺织业工业园区,以谋求国内国外产能联动。
11月16日,以“融通成就全球价值”为主题的2022第五届世界布商大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开幕,全球布商、纺织界专家学者等线上线下与会,共促全球纺织产业链循环畅通、交流合作。
轻工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我国优势产业。在国际贸易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记者梳理发现,不少企业将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重心,力求打破低利润代工窘境。
纽约Texworld纺织和服装采购展于7月19至21日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行,这是3年来该品牌展会首次在纽约举行线下采购展。虽然今年的展览面积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相比大幅缩水,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中国企业出现在展会上。
2021海上丝绸之路纺织服装时尚大会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开幕。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正在全产业链承接东部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聚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链,将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受内需市场驱动,叠加海外订单回流,上半年我国纺织业经营情况逐步好转,营收稳步增长,利润由负转正。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纺织业营业收入11707.5亿元,同比增长18.9%;利润总额446亿元,同比增长2.3%。
8月31日,招联消费金融公司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8家已开业运营。
记者28日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十四五”期间,中纺联将继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深度融合,基本建立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成纺织服装大数据中心。
《越南—英国自由贸易协定》(UKVFTA,以下简称协定)谈判已结束,并预计将于2021年初生效。越南纺织业和制鞋企业称,该协定将为越南出口活动提供更多机会。
越南《工贸电子报》11月2日报道,前10个月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预计为247.6亿美元,同比下降9.3%。预计全年出口330亿-350亿美元,同比下降10%。即使纺织服装出口市场正在恢复,但仍难实现年初既定目标。
10月12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拉开帷幕。作为峰会主办地,福建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化进程,而福州市长乐区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福建长乐区是我国纺织产业重镇,拥有集群企业上千家、年产值超2000亿元。记者近日在当地调研了解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市场萎缩等冲击,长乐纺织企业发挥产业集群和规模优势,通过拓展产业链条、创新驱动、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工业互联网赋能等方式,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逐渐走出“突围”之路,实现逆势增长。
美国禁止进口新疆棉花及其下游产业链产品的消息甚嚣尘上。9月9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官员已经准备好了禁止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口棉花和番茄产品的命令。
山东是纺织服装业大省,产业规模过万亿元。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导致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但医疗防护品需求旺盛、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数字化趋势提速等机遇相伴而生。
尽管纺织服装市场全面复苏仍待时日,但在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定复苏的支撑下,企业积极转型适应新形势,纺织服装产业有望依靠国内市场在四季度转型突围,重回发展“正轨”。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6月30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给巴纺织业带来沉重打击。由于国际需求下降和国内经济封锁措施,巴纺织业收入损失80亿卢比,利润损失16亿卢比。
显示 5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