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6日发布的最新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受需求强劲、薪资上涨、供应链瓶颈等诸多因素影响,美国高通胀率将至少持续到2023年。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2日在电视讲话中表示,今年委内瑞拉经济将实现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年度正增长。
巴西地理统计局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巴西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2万亿雷亚尔(约合3900亿美元),环比下降0.1%。
印度中央统计局11月30日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印度经济同比增长8.4%。
疫情在欧洲新一轮的暴发或将影响印度商品出口,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已明显推高了印度的通胀水平。印度央行仍可能将加息的时点压后至明年2月。
穆迪指出,印度的消费需求、支出、制造业等,在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后,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将在未来一年内推动印度经济持续增长。同时,印度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私人投资的增长等,也会推动经济增长。
随着美国疫情趋于缓解和年底销售旺季的到来,以及美国国会近期通过约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法案,美国经济增长有望在第四季度反弹至4%-5%的水平。
分析认为,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制约下,印度央行或在下月初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将货币政策立场由宽松进一步调整为中立。而针对印度央行何时加息一事,印度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大多预测,最早或在明年2月。
新加坡贸工部24日发布公告称,预计该国2021年全年经济增长约7%,2022年经济将增长3%-5%。
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0%,这是该国经济继一季度显著萎缩后再度下滑。多名经济学家表示,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年内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的目标或难以达成。
印度央行表示,受益于近10年来的最低利率支持和持续减轻的通胀压力,印度经济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再次成为增速最快的经济体。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全年目标任务提前完成。
多重风险挑战下,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15日出炉的10月经济“成绩单”显示,主要经济指标仍稳定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印度通胀趋势的逆转和工业产出的持续下降,显示出国际经济因素对印度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正越发明显。印度央行行长达斯指出,国际经济的不确定将对印度经济复苏构成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印度的燃料和汽车产业上。
分析人士认为,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复苏基础仍显脆弱。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和疫苗接种困难、增长分化、食品价格上涨、资金缺口较大是未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
在去年的基数效应、积极的疫苗推进、出口明显增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印度国内的一些机构普遍预期,印度今年7—9月的经济增速将在8.5%左右。
海外人士认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为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为新冠疫情阴影下的世界经济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
金融信息公司埃信华迈(IHS Markit)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10月新加坡采购经理指数(IHS Markit Singapore PMI)从9月的53.8下降至52.3,表明该国私营经济在10月保持强势扩张,但扩张速度低于9月。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从11月晚些时候起逐月减少150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并视情况调整资产购买速度。同时,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
在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和节日消费的推动下,印度经济复苏的节奏在明显加快。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引发的国内通胀压力在明显上升,供应链紊乱引发的芯片短缺也在明显影响印度的加工制造业。
显示 1586 条中的 441 到 460 条结果
阿拉木图:科克托别山掠影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波兰瓦津基公园展出树枝雕塑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