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使法国经济陷入停滞,法国统计局指出经济活动相对于正常水平下降了35%。即使是蓬勃发展的公司也可以在几周内被这种巨大的冲击所击垮,所以各国政府的反应非常相似。为了防止企业破产,它们以大规模信贷担保和递延纳税的形式(其中许多将永远不会收取),将流动性延伸到私营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产生重大影响。实现与贸易有关的目标现在看起来比以前更加艰巨,特别是对于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而言。随着危机的发展,小而脆弱的经济体面临着四个主要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夺去了众多生命,也给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受疫情影响,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和税收收入大幅下滑,计划外的财政支出迅速增加,政府不得不大量举债。
许多企业主和员工以前都经历过经济危机。他们知道,虽然每次危机带来的痛苦不同,但大多数企业都能够适应危机并实现反弹。受疫情影响,占全球GDP50%以上的国家采取了封锁措施,这使得商业活动的下降程度远比前几次衰退更为严重,让人望而生畏。从长远来看,疫情会带来三方面的改变。
英国首相3月23日公布了第四轮政策措施,以应对新冠病毒危机,促进经济发展。他宣布了所谓的针对自雇人士的连贯、协调和全面的计划。首相的这种积极态度以及政府的回应速度值得称赞。但不可避免地,在这场快速发展的危机中,仍有一些领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与政策可能的执行和管理有很大关系。
银行业协会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游资外逃——3月份,外国投资者从新兴市场的股市和债市中撤出830亿美元。与此同时,全球至少有27个新兴经济体在全国范围内限制人员流动,而封锁措施将严重冲击它们的经济。
新冠肺炎2020年的大暴发对全球经济和公共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无疑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一些因疫情而出现的变化或将永久化。新冠疫情首先严重冲击了中国经济。中国2月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跌至历史低点。世界其它主要国家也难逃疫情的影响。分析师指出,第二季度美国GDP将收缩,欧洲和日本可能已经处于衰退之中。
欧洲决策者必须冲抵遏制新冠病毒的巨额成本,保持欧元区成员国的债务可持续。此外,他们还需要一个刺激经济V型复苏的计划。出于公共卫生原因,政府刻意减少经济活动。这是新冠病毒危机的第一阶段。但是政策制定者还必须计划危机的第二阶段。一旦病毒被充分遏制,人们重返工作岗位,他们就必须通过刺激经济来防止复苏乏力。
新冠病毒经济学的第一个要义是要遏制病毒,经济活动就需要大幅放缓。第二个要义是,确保经济活动暂停不会造成长期伤害,这是主要目标。这两点都意味着,政策的成功不应由短期GDP表现来判断,而应该具有缓解脆弱家庭和企业的困境,防止企业倒闭或大规模裁员,或者帮助那些没有大量储蓄或雇主福利的人建立应对困难的能力。
新冠肺炎的大流行致世界患上了“恐慌病”。随着疫情的迅速扩散,美国等西方国家纷纷采取了严厉的公共卫生措施。经济政策制定者正在部署疫情的紧急政策应对措施。金融市场一地鸡毛。一场大流行会伴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的长期停滞又可能会造成社会破坏和政治失灵。传统的需求刺激政策可能无法有效缓解疫情的经济影响。
新冠病毒对经济的破坏程度将取决于病毒被控制的速度、具体控制措施,以及各个政府在疫情期间和之后愿意提供多大的经济支持。初步迹象显示,新冠病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最初预期更糟。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无论在范围上还是在严重程度上,都在迅速发展。文章列举了疫情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疫情的经济成本不菲;经济受到供需双重冲击;危机已蔓延到金融部门;危机面前人人平等;政策反应固然重要,但差异明显。
在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新冠病毒开始剧烈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疫情的经济影响有限这一早期看法过于乐观了。其次是随着意大利、伊朗和韩国感染率的急剧上升,很明显,新冠病毒的影响将不会局限于中国以及东南亚甚至非洲的贫穷国家。
新冠病毒等流行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自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全球股市下跌了10%。既要遏制这种流行病,又要让经济继续运转,这就需要做出关键决定,而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必须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货币政策来管理新冠病毒经济影响的范围,效果有限。
多数分析师对中国经济的年度表现仍持乐观态度,预计中国经济将增长5%以上,部分原因是人们预计,中国政府将在2020年剩余几个季度实施大规模刺激措施,以期弥补第一季度的增长损失,实现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所需的5.6%的增长。
目前,疫情会持续多长时间尚不得而知,如果暴发持续下去,政府可能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各国政府应达成共识,更好地进行协调,以防止这场健康危机成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本文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鉴于此次疫情所具有的高度不可预测的性质,疫情暴发可能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1%至0.4%,预计财务损失将在770亿至3470亿美元之间。其中,由于中国是主要疫区,三分之二的影响落在中国身上。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个国家扩散,引发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金融市场震荡。为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近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疫情导致中国旅游业暂停,截断了与中国生产中心相关的供应链,抑制了中国的经济需求,进而给亚洲多国带来了冲击。目前,尚无迹象显示新冠肺炎的发病率已达到峰值。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经济遭受重创,这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恢复。每个国家都应从这次疫情中汲取正确的经验。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1日在回答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有能力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
显示 5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