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指出适度提高通胀目标的另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后果:随着通胀目标提升至预期目标,可能会在就业和产出方面取得暂时但实质性的繁荣。要产生这种有利结果,货币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果断行动,确保以合理及时的方式实现更高通胀目标。
美国经济虽已超出疫情前水平但“痛感”依然强烈,前景存在变数。随着财政政策刺激效果减弱且新一轮救助计划迟迟难落地,美联储货币政策何去何从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8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经济活动温和增长,但供应链中断导致物价增长压力上升,影响经济进一步复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日发布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瓶颈仍制约美国经济复苏,造成通胀压力暂时性激增。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日公布的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鉴于美国通胀和就业前景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官员对于何时开始以及如何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存在分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日表示,鉴于未来几年美国通胀率将持续高于2%的目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需要从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初开始加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兰德尔·夸尔斯表示,美联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益处尚不明确,相反可能带来重大而实际风险,须加大可行性评估力度。
通过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已经并将继续制造资产价格和信贷市场泡沫。根据以往经验,这很难说是美国经济2022年软着陆的好兆头。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表示,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是暂时性的,美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胀,美联储也不会采取先发制人的加息政策。
通过真正大规模的债券购买计划,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制造并将继续制造资产价格和信贷市场泡沫。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对美国经济明年实现软着陆而言算不上好兆头,届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终将结束。
人们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很快意识到,目前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把美国经济置于危险的道路之上。退一万步讲,人们只能寄希望于美联储在楼市已存在泡沫的情况下很快停止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而,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就这一问题发表的声明来看,我不建议大家屏息以待这一幕的出现。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6日在结束政策例会后释放出或早于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的“鹰派”信号,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6日均收跌。
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零至0.25%之间,符合市场预期。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前公布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首次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立场的可能性。当前,通货膨胀已成为不少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主要担忧因素,美国政府及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引起越来越多警惕。
4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位美联储官员认为美国经济距离实现两大目标仍有距离。部分官员认为,如果美国经济强劲回升,那么有必要开始讨论收紧货币政策。
美国官方日前公布的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引发市场显著波动。市场研究机构认为,近期美国通胀率还将走高,不仅影响美国经济健康,还可能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提前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忧。
美国劳工部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4.2%,创2008年9月以来最大同比增幅,通胀压力大增。但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美国通胀率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回落,因此短期通胀压力尚不足以迫使美联储加息。
在疫情有所缓解、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美国政府推出数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背景下,美国通胀压力陡增。美联储能否“独善其身”保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立场有待观察。
显示 733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