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八网融合未来之城、“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众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应用新场景的沙盘与模型在清洁能源链展厅展出。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5日在接受专访时说,中国已成为能源转型领域的世界引领者,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中国在三个层面主导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清洁能源生产和低碳技术部署、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以及电动汽车的生产。
欧盟及其成员国采取雄心勃勃的措施来提高内部能源供应能力,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尽管如此,在电力市场改革、氢外交、保护关键海底基础设施,以及清洁技术供应链依赖进口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据《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介绍,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核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加大力度调整能源供给和消费方式,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南非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项目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项目,也是南非最大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之一。
中澳关系改善可以在促进全球合作以加速能源转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澳大利亚带来经济优势。
二季度德国经济(GDP环比)意外收缩,7月几乎所有重要的先行经济指标均明显恶化,广泛预期中的经济复苏又一次落空。分析指出,能源转型正在成为德国工业企业的沉重负担,专家们并不看好德国政府最新提振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可以成功阻止去工业化进程。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已趋于稳定。这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而东南亚向电气化的未来推进蕴含着一次重大机遇。
哥伦比亚矿业和能源部副部长希门尼斯13日表示,极端的厄尔尼诺现象给哥伦比亚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能源多样化势在必行,哥方迫切需要利用中方的优势技术和成功经验来实现能源转型。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最大的煤炭融资接受国,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投资有55%流向南亚。在印度周边地区,中国企业支持许多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项目。因此,对现有和计划中的化石燃料项目进行关停和实施绿色改造对南亚地区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与中国以及澳大利亚所有东北亚贸易伙伴正确实现能源转型,对于澳大利亚未来的生产力和繁荣至关重要。
与中国深入接触为印尼加快实现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有希望的途径。
本文考察了南亚的能源转型,且重点关注中国最近有关“‘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政策转变。
5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利雅得会议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大会主题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能源转型”。
中国无疑将成为“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力量”。这对地球来说可能是件好事,因为地球迫切需要摆脱化石燃料,来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非洲逐步展现出在氢能发展方面的潜力和优势。“非洲新闻网”报道称,目前非洲至少有12个国家正在开展氢能项目建设,19个国家针对氢能产业制定了专门的监管框架或国家战略。
中国主导着清洁能源技术。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所需的产品方面,西方国家很难与中国脱钩,脱钩成本高昂。
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可以成为巴基斯坦努力减少碳排放的潜在催化剂,巴基斯坦可以通过气候融资获得国际支持,加速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显示 27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