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实现“巨大飞跃”,即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而推动可再生能源历史性增长的正是中国。
中国和欧洲都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巨头,它们在能源和气候政策上遵循不同的道路,但也面临类似的挑战,怀有共同的抱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此间举行。在9日的一场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正式发布。
全球金融危机或新冠疫情等带来的严重经济放缓如何影响绿色能源和“肮脏能源”的构成?经济衰退期间的创造性破坏会导致能源结构的持续绿色化吗?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欧盟应与地中海国家建立双赢伙伴关系,部署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投资尖端技术,并加强基础设施连通性。
东盟各成员国要想实现净零排放承诺,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无论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如何,能源转型都具有经济意义。通过综合分析成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及其对四个主要欧洲国家零售电价的潜在影响,作者发现,成功的能源转型并不需要更高的二氧化碳价格,这与大家的认知相反。
除了新公路、铁路和港口,“一带一路”倡议还重塑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能源格局。如果这些中国投资转向绿色能源,它们可能会加速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
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彻底改变其能源基础设施,以应对气候变化。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带来前所未有的法律和监管挑战。引导这一转变的核心是能源法,它管理着能源供应、市场和政策。
金砖国家、非洲和欧洲在追求净零排放方面有很多共同点,尤其是都认同快速部署可再生能源。因此,欧洲人应探索三方合作的机会,强调技术合作和激励措施,以实现共同目标,包括清洁能源生产和使用以及减少全球排放。
欧盟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在能源转型方面如此落后。
本文回顾对非洲能源转型分析,并指出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以促进基于科学政策制定,使决策能够得到针对具体国家分析的支持。
欧洲人开始意识到,他们在能源转型中领导地位并不像以前那样牢靠。他们看到了《降低通货膨胀法案》(IRA)带来的深刻竞争,及其所释放的经济力量。
在各国努力应对能源成本飙升和冲突之际,它们必须协调安全、公平与可持续性,以实现向低碳经济的公平过渡。
巴基斯坦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机遇期。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巴基斯坦正在建设许多大型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
越南与国际伙伴集团(IPG)于2022年12月宣布签署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协议。作为一项关于推进公正能源转型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一般性协定,它概述了实施能源转型的一些具体步骤。
在美国继续制定国家和国际政策以建立新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同时,城市和乡镇正在实施国家目标。地方领导人将继续在推动建设低碳能源未来标准和项目实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正在进步,但由于煤炭依然是主要能源,该国需要在能源储存和绿色技术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以确保其能源未来。
在追求更清洁、更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的过程中,巴基斯坦在向现代化、可再生能源过渡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本文讨论了导致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的因素,以及价格升高对全球能源转型和天然气用户(包括住宅和工业用户)可能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显示 272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