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的演讲表明,英国将寻求“硬”脱欧。这不仅对英国有害,而且对欧盟其他国家也有害。决策者应意识到,英国脱欧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里斯本条约》第50条即将于3月启动,英国和欧盟间必须开始必要讨论,以确保英国脱欧进程能够得到妥善管理,并为双方的新伙伴关系奠定基础。
虽然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关系处于历史高点,但是英国脱欧对爱尔兰总理肯尼所属的爱尔兰统一党政府来说仍是一大棘手问题。可以预见爱尔兰对英国脱欧谈判的担忧很难尽快解决。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成为特朗普上任后第一位访美的外国领导人,双方讨论的首要话题就是英国“脱欧”。梅来到华盛顿寻求与特朗普建立合作关系,并就特朗普之前支持的英美贸易协议展开讨论。
排除了软脱欧的可能性,特蕾莎·梅坚定表示英国不会寻求“欧盟的部分成员身份、从属成员身份,以及任何半脱欧的形式”。为此,特蕾莎·梅颠覆了80多年的英国对外经济政策。此后英国将根据本国外交官的谈判条款重新寻求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自由贸易的权利。
尽管欧盟经常发表国际主义的高谈阔论,但实际上却是破坏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经济的保护主义集团。对于很多英国人来说,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为欧洲人(主要是白种人)提供了特权,却忽视了部分人的权利。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1月17日演讲中表达了退出欧盟的政府战略,证实了之前英国会继续接受欧洲法院管辖的说法,明确表明英国会离开单一市场而且议会将对退出协议做出最终投票。但是梅并没有明确表态英国是否留在关税联盟中,表明政府可能在寻求部分或“联合”成员。
近期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公布了英国脱欧谈判的策略。她在演讲中明确排除了保留欧盟单一市场成员国的身份,同时寻求保留关税联盟的一些元素。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她在演讲中对于发展中国家只字未提。
近期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公布了英国脱欧谈判的策略。她在演讲中明确排除了保留欧盟单一市场成员国的身份,同时寻求保留关税联盟的一些元素。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她在演讲中对于发展中国家只字未提。英国的新贸易政策应该基于“不伤害”原则,确保英国脱欧政策不会使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变得更糟。
在就业和出口份额方面,创意产业对英国很重要。过去几十年中,创意产业是英国持续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然而,在英国脱欧谈判的大多数讨论中都忽略了“硬脱欧”或放慢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一问题。
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20日在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活动时表示,2017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乐观,正在加速的复苏步伐暂不会受到英国“脱欧”影响。
“持续发酵的脱欧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鼻祖,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使得英国政府需要巧妙的处理与议会的关系。另外,传媒和网络形成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也给英国的代议制民主提出了难题。”崔洪建说,“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英国和欧盟双方达不成任何协议,英国就不得不接受不明不白被赶出欧盟的结局。”
英国和欧盟的婚姻必须按照《里斯本条约》第50条的“退出条款”开启谈判。欧盟这边,已经无法做到“好好谈”,无论是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还是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当然也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理奥朗德,都强调英国要想留在欧洲单一市场,必须坚持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法国外交部长艾罗19日表示,法国没有因英国“脱欧”而惩罚英国之意,惩罚英国并非法国的立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16日表示,从长期来看,“脱欧”将导致英国潜在产出下降,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12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德国企业认为英国“脱欧”对其经营影响很小。
2016年已经过去,对欧盟的新一轮威胁却若隐若现。新的一年中,好消息是2016年英国脱欧造成的巨大破坏似乎可以管控。但坏消息是法国和意大利都面临着民粹主义取得胜利的前景,这可能导致持续了近60年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终结。欧盟可以、也应该在诸多方面进行改善,但是不能改变自身的根本属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就目前状况来看,英国既想脱离欧盟,又想保留其在单一市场的好处,这对于欧盟来说,肯定是不乐意的。如果英国要硬脱欧的话,那么就要重新启动英国与整个欧盟贸易协定的谈判。所以现在看来,英国是“脱了代价很高,不脱也很痛苦”。
2016年几乎改变了一切,但却未能改变各国政府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在英国脱欧前的谈判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双方都忽视了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即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沦落。而这一过程似乎注定将导致英国和欧盟的悲剧。
政策交流(英国)专家Andrew Stoler和Geoff Raby在《英国服务贸易在欧盟单一市场之外蓬勃发展》一文中表示,服务贸易对于英国来说非常重要,英国如何与欧盟、WTO以及第三方就服务贸易利益谈判,对于后脱欧时代的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文中提供了一些英国脱欧之后制定更优惠条款的建议。
2016年无疑是重要的多事之年。这一年里诸多问题使国际秩序处于混乱之中。2017年1月即将到来,新美国总统将正式就职,但这些问题仍将挥之不去。
显示 318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