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津巴布韦菌草技术项目组4月14日表示,中国首次向津巴布韦提供菌草技术援助,以促进该国农牧业发展。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菌草技术为世界带来了希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重要成果。
自2001年首次作为官方援助项目走出国门以来,菌草技术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在脱贫、就业、治沙、畜牧、发电等领域释放巨大潜力,成为造福世界的“幸福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技术,因此被称为“菌草之父”。到九十年代,菌草技术从中国推广至非洲等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让中国的“幸福草”和“致富草”在非洲大地落地生根。
国家广电总局“一带一路”题材重点电视剧项目《幸福草》8月8日开播。
除了用于动物饲料,菌草还被证明在防治荒漠化方面非常有效。它在保护土壤的同时起到了碳汇的作用。大规模种植菌草将加强肯尼亚的粮食安全,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为肯尼亚的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
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5月23日表示,中国菌草旱稻项目在巴新农业和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巴新政府将继续积极支持菌草旱稻项目发展。
自1994年起,菌草技术被列入我国对外援助项目,现已传播到106个国家。长期以来,依托菌草技术,我国援外专家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揭牌启用仪式22日在斐济首都苏瓦举行,中斐政府官员、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太平洋岛国驻斐济使馆代表以及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代表等应邀出席。
菌草技术应用非洲区域研讨会21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来自联合国和卢旺达、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刚果(金)等非洲国家的与会人士认为,中国菌草技术将助力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斐济,一家农场正在通过种植由中国援助的菌草创造财富。这种由30种植物基因改造合成的菌草是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漂洋过海来到斐济的。
为进一步发挥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技术的积极作用,配合本省农业产业发展,2021年5月21日,东高地省政府与巴新国家畜牧发展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规定中国援巴新菌草、旱稻技术合作项目以“菌草技术发展合作中心”名义,率先入驻东高地省农业产业园区。
在国内外举办266期菌草技术培训班,培训上万名学员;在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和基地;菌草技术被翻译成15种文字,推广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林占熺教授1986年发明的菌草技术,不断走出国门,为众多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有效的方案。
1月12日,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戈罗卡镇近郊,一场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推迟的培训班正式开班。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专家组的4名中国专家,为当地种植户开展菌草和旱稻种植技术现场教学。原本30多人报名,没想到现场来了七八十人,借用的场地不够大,不得不用竹子和木杆临时搭建一个教学棚。
南太平洋岛国斐济主岛维提岛东部的雷瓦河三角洲上,有一个叫穆阿奈拉的村庄,村子四面环水,交通不便。43岁的村民苏尼亚今年刚刚将种植蘑菇的小棚换成了大棚。大棚里面,大量菌袋已经种植好,只等不久便能收获大量鲜嫩的蘑菇了。
中国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旱稻技术项目启动仪式20日在巴新东高地省省会戈罗卡举行。
显示 1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