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努力阻止气候变化之际,各大经济体纷纷(正确地)对清洁技术给予支持,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在起步阶段无疑从中受益。然而,那个世界已经基本消失。如果假装它没有消失,就会严重地误判形势。
欧美将中国电池组件供应商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并提高进口关税的做法,有可能导致本土电动汽车普及放缓。
欧盟委员会20日通过“国家援助临时危机和过渡框架”修正案,将相关国家补贴政策延长6个月至2024年6月30日,以应对俄乌冲突及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
世界银行软贷款机构国际开发协会(IDA)不久将开始第21轮增资谈判。议程上一项议题将是国际开发协会私营部门窗口(PSW),谈判代表在考虑为PSW提供更多资金之前,应该仔细研究一下,因为这个窗口是扭曲、不透明的。
许多政府为购买和驾驶电动汽车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包括退税、税收抵免和免税。未来十年,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对于增加这些汽车的市场份额可能仍很重要。
欧盟应该对直接补贴绿色生产持谨慎态度。
汽车市场长期以来都是由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知名车企主导,是全球利润最丰厚且最受瞩目的消费品市场,中国是如何在该领域取得领导地位的呢?答案是产业政策、保护措施和本土竞争活力的独特结合。
日本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早期停滞不前可能会导致整个日本汽车行业的车轮脱落。
政府需要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远离大米。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正在推广小米,因为小米更有营养,而且用水量更少。取消对大米的补贴将使这些努力更有效。
在全球化肥价格飙升的背景下,为保证农民负担得起的化肥,印度政府27日批准了总额为6094亿卢比的化肥补贴。
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实现全省年度粮食生产播种面积4707.2万亩、产量285亿斤目标任务,山西省出台耕地地力补贴、农业生产补助以及保险支持等一系列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荷兰政府11日宣布出台一项总额28亿欧元的一揽子补贴方案,以弥补能源价格上涨和高通胀率给荷兰人购买力造成的伤害。
地处我国西北的新疆计划联合百余家企业投入8000万元补贴,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当地时间22日在家中通过视频方式宣布扩大新冠疫情的补贴计划。
中国领先世界的电动汽车行业,正处于中国与美国和欧洲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关系的核心,而中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新举措将大大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这是从北京公布的鼓励中国企业和家庭采用更清洁设备的激励计划中得出的一个结论。
在经历了十年的相对稳定之后,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的电价过去几年一直在上涨。考虑到德国能源价格持续高企,是否对能源密集型企业提供补贴目前被广泛讨论。
去年以来,欧洲的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加剧了通胀危机。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下半年希腊的家庭电价比2021年下半年平均高出24%。
欧洲车企确实竞争不过中国电动汽车厂商,但以反倾销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却并非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清洁技术和半导体补贴并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制造业就业,这不足为奇。芯片和电池生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的高度专业化的工人相对较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削减法案》失败了,也不意味着绿色政策不能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北京的成功令人惊叹。去年,电动汽车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这远超美国和欧洲的占比。而且中国的步伐还在加快。汇丰银行预计,到2030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将达到90%。
显示 8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