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随着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吊装,世界海拔最高的风电场项目——西藏哲古分散式风电场10台机组全部机组吊装完成。
拉萨海关20日公布,今年1月至7月,西藏自治区与2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进出口总值达8.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
西藏美,美在绿色发展的底色。近年来,西藏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颜值”不断提升,生态价值持续增加。
帕隆藏布江与易贡藏布江汇流处,川藏公路通麦大桥横跨江面。昔日“通麦天险”已是脚下通途。沿易贡藏布江逆流而上20多公里,便来到了烟波浩渺的西藏波密县易贡乡。
25日,西藏首个由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文化艺术空间吉本岗艺术中心在拉萨正式揭幕,并推出首场艺术展览。据了解,吉本岗艺术中心是在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吉崩岗拉康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改造建成的。
西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65年的2.6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3.5亿元;青稞产量、牦牛出栏头数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2.2%、25.2%,连续6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连续5年在西藏召开,累计签约项目247个、资金350亿元,跨省安排就业1.2万多人,中央企业在藏机构录用西藏籍高校毕业生1500多人,吸纳农民工就业1万多人。
记者4日从西藏自治区政府获悉,西藏清洁能源专家工作站和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中心近日正式成立,这是西藏自治区打造省域低碳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西藏建立起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研究平台。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助力新西藏高质量发展大会23日在林芝举行,会议介绍,国家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在西藏投资466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加强西藏与西南电网联网,高质量建设川藏铁路供电配套工程,积极推进青藏直流二期前期工作等。
5月16日上午10时16分,西藏派墨公路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老虎嘴隧道成功贯通,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28天,这标志着历时近7年建设的中国华能重点援藏项目派墨公路全线联通。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近期发布了7条红色旅游线路产品。将以西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部分乡村游景点为依托,与西藏独特的自然文化风光资源相结合,力争为游客提供优质旅游体验。
记者27日从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获悉,西藏将贯彻今年的《青稞》国家标准,这将助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解决青稞质量和数量安全面临的新问题。
记者20日从西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印发的《西藏自治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政策,从税收、金融、产业扶持等方面,以更加优惠的力度增强吸引力,并倡导创新招商方式,力争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的林芝桃花节于3月27日在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拉开帷幕。林芝市旅游发展局4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开幕式当天全市共接待游客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6.4万元,与疫情前的2019年开幕式当天相比分别增长35.75%和32.6%。
近日,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在西藏大古水电站成功取出一根直径200毫米、长度26.2米的混凝土芯样。
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2021年招商引资推介暨旅游引客线路发布活动8日在拉萨举行,活动发布了优惠奖励政策招徕游客。
中国将加快西藏的经济开发,将投入3000多亿元人民币开工建设连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的川藏铁路主要区间段,这是中国基建项目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此外,中国还决定在西藏建设规模相当于数个三峡大坝水电站的水力发电站。
记者从2020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消费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西藏城乡消费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45.78亿元,比2015年增长56.3%,年均增长9.3%。
记者从20日召开的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截至去年底,西藏自治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66万公里,“十三五”期间新增里程3.83万公里,高等级公路总里程由2015年底的37公里增加到688公里,乡镇、建制村通达率分别达100%和99.96%,通畅率分别提升至94.1%和74.8%。
寒冬腊月的夜晚,打开一盏灯,光亮便能填满整个房间;打开电暖器,屋内很快温暖如春。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稀松平常的生活,却曾是雪域高原人民殷切期盼的大事。
显示 210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