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19日审议通过相关实施细则,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实行负面清单管控,明确列出禁止投资建设的项目类别,管控重点为污染物排放量大、产能过剩严重、环境问题突出的产业。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7月2日表示,目前,商务部正在全面清理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严格落实“非禁即入”。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已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发布,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
为充分发挥股份回购的制度功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实施细则》11日正式发布。在着手完善已回购股份出售制度的同时,新规通过增加“负面清单”杜绝“忽悠式回购”。
“我想引用一句唐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祝愿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新区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乘风远帆。”19日下午,外币兑换专业机构通济隆(Travelex)亚洲区执行董事何穆凯(Cameron Hume)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在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措施项目签约会上表示。
正如中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定调,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本次发布的两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继续缩短,限制的领域又再度减少,从而使外资准入度内涵提升。随着外商在华投资的产业越来越广泛,所受投资限制越来越少,内外资的投资环境趋同,将更有利于中国营造成为全球资本的集中地。
7月28日起,外资进入银行、证券、汽车制造、电网建设、铁路干线路网建设、连锁加油站建设等一系列限制将取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8日发布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22个领域推出新一轮开放措施。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则比喻,生动阐释了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的重要作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新版“负面清单”将于6月正式对外公布。
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自贸区版负面清单全国推广、放宽外资准入等政策有望近期落地,外国投资法立法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一系列政策利好预期使得外资尤其是高端制造外资企业更加看好在华投资前景。
7月10日起,上海等11个自贸试验区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与上一版相比,新版负面清单减少了10个条目、27项措施,内容缩减到百项以内,外商投资准入的开放度、透明度、可预见性将大幅提升,充分体现了自贸试验区开放更加积极、监管更加包容、服务更加优化的特点。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16日在中国政府网上公布。新版负面清单与上一版相比,减少了10个条目、27项措施,负面清单缩减至百项以内。
历经两年多时间的酝酿,国务院国资委1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其中全过程监管、负面清单制度、境外投资从严监管等颇具看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7日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将鼓励类有股比要求的条目以及限制类、禁止类整合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即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统一列明限制性措施。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3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外资企业法等四部法律的决定。根据决定,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四部法律中分别增加一条规定:对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将相关审批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国家规定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国务院发布或者批准发布。
“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了解到,各自贸区在试行负面清单过程中,效果逐步显现。推行负面清单有效激发了外商投资热情,北京、广东、天津、福建等地自贸区的外商投资均大幅增加。如2015年天津自贸区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9倍。
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金融办主任郑杨在发布会上说,“金改40条”推出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取得新的进展。自贸账户业务等金融创新试点不断深入,共有42家各类金融机构接入分账核算单元。
显示 5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