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商务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招商招展宣传推介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记者11日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成中国南方最大的夏菇生产基地、最大的优质竹荪生产基地,其中红托竹荪、冬荪种植规模中国第一。
5月30日,以“党建引领社会力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旨在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试先行重点建设区,贵州去年启动了相关立法。日前,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定于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将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利用提供有力的实施和参考依据。
近年来,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实现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乘势”的精彩“三级跳”。“引擎”生力,满盘皆活,“大数据”为贵州经济发展、政府治理、对外开放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16日从贵州省民政厅举办的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和有关制度评审会上获悉,世界银行及法国开发署联合融资32亿元,助力贵州完善和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德国华商(2021)贵州公益行暨“携手海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活动10日在贵阳启动。
记者日前从贵阳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贵州对RCEP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7.8亿元,同比增长47.2%,占贵州外贸进出口总值的27.2%。
立夏前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大山深处的加榜梯田蓄水丰盈、线条分明。青山环抱着梯田,苗寨点缀其间,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不同色彩,如诗如画。
5月5日,携程联合新华财经发布《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贵阳入围十大租车热门目的地。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若干政策措施》,推动现代物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促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五一”假期,贵州省文化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旅游需求有序释放,累计接待游客3412.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7.96亿元。
活动期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来自贵州50余个商家的200多款商品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演出,为假期的北京市民和游客带来视觉、听觉和味蕾上的盛宴。
大数据,对于贵州来说,是一个能够激发无数“化学反应”的关键词。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把发展规模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引进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食用菌企业入驻,不断加强食用菌产品研发,拓展食用菌产业链,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吸纳当地农民就近进入企业务工。
据了解,针对大众高涨的出游热情,贵州各景区积极预判,通过增加供给、优化服务等措施,满足大众出游需求。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20年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白皮书,全面介绍一年来贵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和成效。
2021数博会将于5月26日至28日在贵阳市举行。大会以“数据创造价值 创新驱动未来”为主题,年度主题为“数智变 物致新”。 本次大会将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办会模式,组织“一会、一展、一发布、大赛及系列活动”。
为提升百里杜鹃景区“花期之外”的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激活旅游消费市场,促进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五一小长假期间,百里杜鹃景区及彝山花谷景区将福利开放,迎接各地游客。
显示 650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超28万名!“中国第一展”境外采购商创历史新高
图说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