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日签署,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分析说,“RCEP将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将为中国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提供新机遇,也将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国际产品,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
11月15日,南昌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在南昌市新建区举行启动仪式,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为南昌市“九望新城”新片区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构建一站式“买全球、卖全球”贸易新平台,为大南昌都市圈提供国际商品盛宴。
2025年前,坦政府将购买5架飞机以进一步振兴航空业,打造更加强大的国家航空公司。
阿尔及利亚官方通讯社《阿通社》11月6日发布题为《2021年财政法:为贸易部门分配的资金超过160亿》的报道。
越南坚江省工贸厅厅长吴公爵透露,2020年最后几个月和2021年初,全球市场的产品需求量将会猛增,因此,该省正采取配套措施加大出口力度。
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的多家医疗设备企业的代表参加了此次医疗物资专场。继医疗物资专场之后,医疗设备和生物医药两个专场云洽谈活动将在11月举办。
新西兰广东商品展示中心10月28日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开业,来自中国广东的13个地市138家企业首批进驻,展示其日用品、家用电器、建材等优势行业的名优产品。
今年以来,阜阳颍泉区抢抓“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机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借鉴京沪苏浙等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在提升包容普惠创新指数上全面发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第26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近日落幕。这场举办了26年的国际展会透露出当前中国小商品贸易的何种信号?
今年1月,IntelCare成为摩洛哥首家签订第三届进博会参展合同的企业。为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赖斯和同事们在前两届参展的基础上扩大了展台面积,重新设计产品外包装,并带来最新研制的产品。
10月14日,缅甸与欧盟在线举行第六次人权事务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2021年将继续举行第七次会议,双方同意将就欧盟对缅甸贸易普惠制待遇(GSP/EBA)保持磋商。
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3.38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地处西南沿边的云南省是我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有力助推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提质升级。
印度尼西亚政府10月15日公布官方数据显示,印尼9月进出口降幅低于预期,贸易顺差扩大。
秘鲁外贸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中秘双边贸易总额105.53亿美元,同比下降22%。
8月美国贸易逆差升至14年来最高水平。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为巴西经济的复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圣保罗州贸易协会联合会(FACESP)副主席法里德·穆拉德(Farid Murad)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
海南省金融监管局正与国家外管局经常项目司加强沟通,推动将离岸新型国际贸易列入海南省鼓励类产业补充目录,支持离岸新型国际贸易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优惠税收政策发展。
显示 911 条中的 561 到 58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