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曾是全球贸易体系的“设计师”,如今却把自己所有的经济困境都归咎于中国。随着美国放弃“首席贸易设计师”的角色,欧盟必须考虑其他选择。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此前在出席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时,提到将“重组”国际贸易体系。此举将为贸易和投资创造一个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的环境。
特朗普声称上台后将全面征收贸易关税,这会进一步削弱本已受损的全球贸易体系,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前景也将受到影响。
尽管面临贸易紧张局势,中国依然发挥着全球贸易稳定之锚的作用。
世界贸易体系正因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失效以及世贸组织成员一再违反规则而摇摇欲坠。这并不意味着战后体系的终结,但它正在转变为一套更加复杂、政治化和有争议的贸易关系。
支持多边主义的国家应如何帮助美国重新支持、加强和改善以规则为基础的公平贸易体系,从而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共同繁荣? 按照目前的趋势,该问题的答案似乎注定要依靠双边主义。
美国可以选择引领建立一个新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规则制定场所,以市场为基础、志同道合的发达国家可以对非市场行为制定有意义的诸边惩罚措施,为21世纪经济编写公平的规则手册。此举目的是补充,而不是取代世贸组织。
用瑞典外贸大臣安娜·哈尔贝里的话来说,“如今的贸易政策让男性比女性受益更多。”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性别平等将大大促进贸易、全球经济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但这种差距仍然存在。
近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彭博社等主办的第三届创新经济论坛和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等多项国际论坛接连举行,海外人士热议未来世界经济复苏路径,认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旋律仍将是开放、合作和转型。
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脱胎而出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正式生效已经一年有余,对区域内国家进出口贸易发展显现出积极作用。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朝日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对加入CPTPP持积极开放态度。
新协议的真正危险在于,它用一个纯粹基于谈判实力的贸易体系取代一个主要基于商定规则的贸易体系。规则不断弱化令较小经济体——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东盟国家和拉丁美洲——越来越容易受伤害。
一段时间以来,世界贸易组织遭遇各种挑战,但目前世界各地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对世贸组织构成的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得多。若美国不重新致力于多边主义,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将无法恢复,而单凭美国,也无法让这一贸易体系恢复。
新当选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计划引入“碳边境税”, 以避免欧盟减少碳排放的努力迫使欧盟企业将其活动转移到国外。但“碳边境税”到底是会引发气候保护与多边贸易体系之间的冲突,还是贸易与气候保护能够共存?作者认为,如果设计得当,“边境碳调节”(BCAs)可以改善气候而不会危及多边贸易体系。
特朗普政府正寻求与日本、欧盟以及其他方达成双边协议。迄今为止,关于这些双边协议会比多边协议更易商谈的证据并不充分,因为大多数协议还未达成,落实问题同样是如此。不过,无论成功与否,这都与75年来美国为了全球共同利益而发挥全球领导作用背道而驰,是盛行了数百年的“强权即公理”哲学的回归。
《金融时报》7月26日刊登了欧盟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题为《欧盟将维护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的署名文章,马在文中提出了改革世界贸易组织(WTO)建议方案。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