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期,中拉经贸合作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黄金增长期”,这种超高速发展与中拉经济的快速增长互为支撑,带动了双方关系全面发展。但2012年以来,伴随中拉经济同步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双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速,使得双方经贸合作也进入了盘整阶段。进入2017年之后,中拉贸易结束了持续多年的低迷增长,中拉投资出现了量和质的同步改善,而金融合作的引擎作用也有明显提升。中拉经贸合作迈入了平衡增长的新时期。
“一带一路”倡议包含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路线,其灵感取自于横跨欧亚大陆,有着千年历史的贸易路线以及可以追溯到15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绝非一句空而无实的政治口号,它是一项长期、多元的国际化经济策略,旨在通过政策协调、设施互联、贸易便利化、金融一体化和人文交流将欧亚非大陆连接到一起。
日前,在南昌举办的“2018年非洲英语国家地方政府负责人研修班”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科普讲座。这是国际商务官员(江西)研修基地在江西省商务厅的指导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首次将中医药文化科普引入援外培训课程体系当中,也是江西省商务厅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江西中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采取的系列举措之一。
围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市正在将优势的文化产业扩大交流与开放,该产业“走出去”呈现持续升温势头。
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有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保加利亚、加拿大、捷克、法国、德国、匈牙利、印度尼西亚、伊朗、韩国、立陶宛、美国、波兰、斯洛伐克、西班牙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7个代表团应邀出席科博会各类活动。
中国两大证券交易所近日成功收购孟加拉国达卡证券交易所部分股权,此间分析人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证券交易所正在加速“走出去”,加强与海外交易所的沟通合作,有利于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国内企业承担的海外工程项目多处于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受到当地政府法律法规、民风民俗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制约,因此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管理有其自身特点和管理难处。本文结合海外工程项目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就当前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的复杂性,并且国内缺乏专门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企业本身受信息渠道、自身评价或判断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正确判断某项目在国外是否具有发展前景,因而中国境外投资面临着许多风险。
据法国媒体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近日确认将进入法国智能手机市场,其位于巴黎的法国首个实体店铺和网上商城将于5月22日同时开业。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成为传统制造业发展外贸的新模式,是实现“制造+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对于众多东莞制造企业来说,如何通过跨境电商这一平台抓住全球贸易新契机,快速打开海外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注定是一次少不了惊涛骇浪的远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用“海洋思维”趟出了一条路:建厂—开展产能合作;开店—建立销售网络;创新—生产定制化产品;抱团—和央企共享技术资源,甚至通过帆船比赛沿路推荐品牌,提升东风汽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廉洁、合规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国际机构以及国家、行业组织等各个层面的监管力度都将日趋严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治理的国际趋势。中国的工程企业也应当积极顺应国际趋势,充分认识建立合规制度、强化合规监管的重要性,努力建设和实施符合国际标准的合规经营体系。本文将主要探讨在合规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实操建议。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日前开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参展商“各显神通”。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参展中国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清楚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走出去”的决心。
为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促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百人百药”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百人百药”计划新闻发布会21日在北京召开。与会者认为,中医药发展要继承也要创新,中医药走出去,走向世界将有利于全人类的健康。
今年4月,美国电影协会发布2017年全球电影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电影总票房为406亿美元,同比增长5%,而中国成为票房增长主要源泉。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的电影产业正在迎来一场新的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EPC合同的特点及拆分的必要性, 然后, 对EPC合同拆分的作用、需坚持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并对EPC合同拆分的主要模式进行介绍, 其中辅以巴基斯坦某项目EPC合同拆分实践, 最后, 文章对EPC合同拆分存在的可能风险和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第二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扩大开放:一带一路共建共享新模式”分论坛21日在京举办,参加论坛的企业家分享了走出去的实践经验。
自1988年中乌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乌务实合作取得了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以诚相待,平等互利的理念基础上,中乌两国间经贸交流持续深入,领域不断拓宽,方式推陈出新,已成为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2018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面临新的形势。包括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内的从事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企业面临重要机遇和更大挑战。行业监管方式的调整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各方更为积极应对,除了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和制度,增强企业信用意识,承担必要的按要求报送统计信息等法定义务外,有效发挥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必要保障。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传递出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信号,国企也将响应政策号召更加深入参与国际竞争。与会人士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市场化原则框架下,国企将带动全球市场活力。
显示 406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