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重新开放,跨国企业的高管们正陆续重返中国。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日前落幕。CES是国际消费电子产业中技术、市场和投资走向的“风向标”,也是展示全球企业创新能力和经济体创新活力的“大舞台”。在这次展会上,中国创新活力全方位覆盖众多门类产品和全产业链环节,给包括全球跨国企业在内的各界留下深刻印象。
11月5日,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分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中外政商学界专家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从绿色低碳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探讨如何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共创可持续未来。
连续5年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是诸多创新产品的秀场,更加速“催化”了跨国企业在华创新和产业升级。多家展商变投资商加速迈入“快车道”,不少境外参展商已经变身为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投资商。
“进博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面对众多的挑战,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诸多举措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维护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也让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期待。”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向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与中国有着近百年渊源的跨国药企罗氏制药而言,近五年来,其在华发展步伐因进博会而再次“提速”,更多“机遇之门”也由此打开。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倒计时,记者连日采访了解到,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秀出创新精品。
“贸易之桥”——第132届广交会跨国头部企业供采对接周启动仪式17日在线上举行。
在上海浦东的一座工厂内,数条机械臂交织运动,有的传送零件,有的测量数据,各有分工又井然有序,平均6秒就能生产一根汽车转向轴。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30天之际,西门子医疗传来消息,将高速增长的亚太区一分为二,即分为中国区和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区两部分。西门子医疗亚太区总裁陶琳表示,“本次拆分后中国区的地位将再次提升”。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倒计时50天之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16日举办第六届进博会招展启动仪式,40家跨国企业和相关机构与进口博览局签约第六届进博会,展现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决心。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11日在厦门落幕,为期四天的系列展示推介、洽商对接、交流研讨活动表明: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国机遇仍魅力不减,跨国企业将持续加大投资。
在今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英特尔把其三维运动员跟踪技术用于《致敬人民》和《雪花》两个节目,向全世界展现了科技奥运的魅力。现在,英特尔将这项技术带到了2022年服贸会的现场,搭建了“3DAT足球能力综合测评系统”让观众直接互动体验。
新华社记者 英国工业联合会总干事托尼·丹克尔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英国公司正在大规模切断与中国的经济联系”,这一言论引发业界高度关注。在全球范围,众多跨国企业也普遍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供应链优势显著,扩大开放步伐坚定,是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中国脱钩行不通。
近段时间,一些跨国企业在新加坡动作频频,或是扩展其新加坡总部的能力,或是新到“狮城”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让这里的总部经济再放光彩。
作为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被认为是疫情“黑天鹅”事件中跑出的一匹“黑马”。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跨境电商迎来新风口。跨境电商出现哪些新趋势?“超级自贸区”将给这些“微型跨国企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江苏跨境电商企业如何抓住红利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前生效实施,这一世界最大自贸区的正式启航,将为区域内外众多跨国企业更加灵活地进行产业布局,建立更精细、完善的产业链分工体系,降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也为企业间深度合作、经贸融合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8月6日表示,上半年,我国直接投资净流入1237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796亿美元,保持在较高水平;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559亿美元,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稳有序,上半年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得益于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推进,世界经济呈现逐步复苏态势,多数科技企业延续上一季度亮眼表现,部分制造业企业扭转此前下滑业绩。然而,疫情反复、通胀上行与供应瓶颈仍是阻碍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隐患。
近年来,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平稳上升,连续四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国。2020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到1443.7亿美元。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较2019年同期增长27.1%。
显示 73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