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通胀,央行的反应迟缓。2021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声称,较高的通胀具有暂时性,并将在2022年消失。美联储从2021年11月开始改变态度和政策。欧洲央行的步伐更慢,2021年6月才宣布,计划7月加息25个基点,并从7月1日起停止净资产购买。鉴于高企的公共债务水平和央行日益增加的财政依赖,调整预算比收紧货币政策更为紧迫。
作者预测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0%和3.2%(以购买力平价衡量),分别被下调了0.5和0.4个百分点。该预测基于商品价格已见顶的假设,这将大大降低未来的通胀压力。然而,通胀可能会被证明比央行预期的更持久。
美联储将继续推行积极加息和大幅缩减膨胀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政策。尽管越来越多迹象显示,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市场疲软,但美联储可能还是会这么做。这加大了美国经济在2022年年底前出现硬着陆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动荡的风险。
新加坡主要通过新元汇率来调控货币政策。新加坡金管局一般在每年4月和10月发表货币政策声明。去年10月至今,新加坡金管局已四次收紧政策。
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主导了有关美国经济的讨论。但现在,每个人都在担心通货膨胀和衰退的可能性,人们是否处于后疫情经济时期?为了解当前经济形势以及美国经济下一步走向,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邀请经济学学者迈克尔·斯特恩(Michael Strain)分享他的观点,他对疫情期间宏观经济预测一直很准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2023年前,全球的利率很可能将不断攀升。由于各国央行采取的行动,高烧不退的价格届时将开始降温。
本文分解了2022年和202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6年公共债务占GDP比率相关预期的变化,分析表明,货币紧缩和经济前景恶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而通胀则大幅降低了债务比率。这就解释了为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委员会都下调了大多数欧盟和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率预期。
高通胀持续对美国民生造成重大影响,通胀波及的经济领域不断扩大。经济学家预测,美国高通胀或持续至今年秋天。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此前表示,只有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胀才能出现缓解迹象。
2021年,尽管有许多迹象显示通胀大幅飙升,但美联储在太长时间内保持过于宽松的政策。2022年它似乎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只不过是反过来了。在许多迹象表明真正麻烦即将来临之际,它却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如果美联储真的能做到既谦逊又灵活的话,应该进行一次货币政策180度大转弯。
在美联储未能控制住通胀情况下,赋予它更多任务,尤其是与气候变化作斗争、实施“公平”议程、设计和发行新零售美联储数字美元,无疑会令其无法完成其在实现最大就业情况下实现价格稳定的主要任务。美联储的任务已经太多了,应该让它把重点放在价格稳定上。
美联储可能会犯相反的错误,即追求一种过度限制性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这样做有可能将经济推入比控制通胀所需更严重的衰退。尽管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通胀见顶,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正在崩溃,但美国政府还是在这样做。
据越南《人民报》7月8日报道,今年以来,汽油和柴油价格上涨给企业生产和民众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全球经济正处于突然放缓过程中,同时全球通胀急剧上升,达到数十年来高点。这些发展引起人们对滞胀担忧。经济增长疲软和通胀上升的巧合,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世界所遭受的情况。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应该对此保持警觉。
2022年1至6月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历史性的剧变。日元对美元汇率贬值22日元,创下40年来最大跌幅,美国股市下跌20%,创下52年来最大跌幅。美欧出现自上世纪70到80年代以来最严重通货膨胀,给已经完全习惯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的投资资金带来冲击。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这是经济结构的长期性转折点。
6月15日,欧洲央行临时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欧元区多国的政府债券收益率飙升问题且开出“药方”意欲稳定金融市场。作者认为,欧洲央行的承诺应该会暂时阻止危机。然而,毫无疑问,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央行为欧元区各国政府的债务提供担保会使货币联盟变得脆弱不堪。
近期能源价格上涨令世界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当时滞胀肆虐,首先是在英国内部,随后蔓延至整个全球经济。从经典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滞胀是一种不可能的经济状态,因为它结合了价格的急剧上涨和GDP增长的放缓。部分人士认为,目前的情况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通胀逐渐加速,最终失控。
富裕国家的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超9%,这是198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公众越发认为通胀水平将居高不下。鉴于此,央行迫切需要让公众相信它们确实在认真地降低通胀水平。然而,一系列证据表明,改变公众预期或十分困难。
食品、服务、零售商品,以及电费和煤气费等进一步上扬,新加坡5月份核心通货膨胀率上升至13年来的最高水平,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持续到第三季。
美联储遏制通胀的行动姗姗来迟,其目的是减少需求超过可实现供给的局面,从而缓解价格压力。宽松货币时代的结束将不仅对经济,而且对政策环境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美国政府本已不利的财政状况将变得更糟。
显示 526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