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闭幕,会议在粮食安全、合作应对通胀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多种迹象显示,印度本轮通胀已经从顶部缓慢回落。
美国劳工部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来到9.1%,远高于市场预期,同时刷新1981年11月以来最高值。
新西兰储备银行(央行)1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2.50%。这是新西兰央行自2021年10月以来连续第六次加息,也是继今年4月以来连续第三次加息50个基点。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1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75%上调50个基点至2.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日将2022年和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2.3%和1%。这是今年6月以来IMF第二次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凸显美联储加息应对高通胀背景下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恶化。
美国彭博社12日发布的预测数字显示,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同比上涨8.8%,升至1981年以来最大同比增幅,较5月同比涨幅再扩大1个百分点。
受新冠疫情暴发后美国实施大规模刺激措施、需求回升、供应链不畅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国当前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除了低收入阶层,在美国占人口多数的中产阶层也对物价上涨感到“吃不消”,很多人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
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近日在瑞士巴塞尔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新冠疫情仍未结束,世界经济正面临一系列冲击,在这样的全球形势下,中国作为一个“非常有韧性”的经济体,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动能。
为平抑快速上升的通胀率,瑞典中央银行6月30日宣布,从7月6日起,将基准利率从0.25%提升至0.75%。这是今年以来瑞典最大幅度上调基准利率。
美国商务部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高于4月涨幅;同比涨幅达到6.3%,与4月持平,但接近40年峰值,显示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大背景下,美国高通胀困境仍未明显改善。
面对高涨的油价和食品价格,加上对经济衰退的预期,消费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不断下挫。
历时3天的欧洲央行行长年度论坛29日在葡萄牙城市辛特拉闭幕,会议强调欧洲央行将努力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
德国市场研究集团捷孚凯(GfK)28日发布的晴雨表显示,7月德国消费者信心下降了1.2%至-27.4%,这是1991年开始进行全德调查以来的最低值。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表示,白宫正在讨论是否取消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鉴于当下美国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许多有识之士呼吁拜登政府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以抑制通胀,减轻百姓压力。
巴西地理统计局24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截至6月的12个月中,被称作该国官方通胀前瞻数据的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15(IPCA-15)增长12.04%,连续第10个月增幅达到两位数。
美国密歇根大学24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消费者预计美国按年率计算的通胀率将在6月底达到5.3%,较此前公布的初步数据略有缓解。但当月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挫。
通胀猛于虎。利率的提高,会直接促使大众减少商品和服务支出,经济衰退恐怕在所难免。
英国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继4月份后再创40年来新高。
巴西经济学家近期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在截至5月的过去12个月中,构成巴西主要食品篮子的食品价格增长了26.75%。此间,该国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IPCA)增长11.73%。
显示 526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