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重庆市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通知,将通过实施16条政策措施,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4月18日上午,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忠县—东盟”首发活动举行。
2月21日上午,在重庆江津区珞璜临港产业城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一列来自老挝的冷链班列上,满载香蕉的集装箱被一箱箱卸下,随后将分销至川、鄂、湘等省份,丰富消费者的“果盘子”。
龙年首趟运抵重庆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泰冷链班列,标志着重庆与东盟之间的跨境铁路冷链通道迈进“双向对开、常态运行、特色商品”新时代。
2月10日,龙年大年初一上午,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装载了94标箱的电子设备、摩托车零配件、汽油机等货物的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带着新春的希望驶向广西钦州,这是龙年发出的首趟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节日期间,渝新欧公司仍保持常态化密集开行,将运输中欧、中亚等方向货物近5000标箱,货重近5万吨,货品涵盖汽摩整车及零配件、智能终端、日用百货、大宗物资等,为重庆市经贸稳定发展、助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贡献“通道力量”。
记者21日从重庆市两会上获悉,202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达到30145.79亿元,增长6.1%,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过3万亿元的城市。
近年来,重庆汽车制造企业瞄准海外市场加快推出新产品,政府部门也倾力服务“渝车出海”,积极畅通汽车“出海”通道,力促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
走进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发源地之一的重庆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只见群山叠绿、竹海环绕,很难想象这里曾因无序采矿生态恶劣,如今的变化得益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项目的有力支持。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11月20日在渝举行,共签约120个合作项目、签约额2012.17亿元,涵盖电子、汽车、材料、装备等行业,将进一步助力重庆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定于11月6日至7日在重庆举行。
当地时间26日,中国(重庆)—巴西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鸣波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通过畅通道、建平台、促经贸、优环境,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庆正加快走上迈向“前沿”的开放之路。
当地时间9月21日,由重庆中欧班列运营公司——渝新欧主要承办的新丝路物流论坛,在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市成功举办。
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渝新欧)通道建设持续完善,已形成成熟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网络,可辐射亚欧100余个城市,干支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成为重庆出海出境和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通道。
9月17日下午,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签署合作备忘录。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会见了音乐学院校长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一行并见证签约。
在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展馆里,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令人目不暇接,透过充满“黑科技”的展品不难看到,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智慧未来正在照进现实。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重庆,在全国率先开通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体系,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跨区域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重庆也得以汇聚全球要素资源,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重庆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好国有企业的平台、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把越来越多的重庆产品卖到了世界,一系列依赖于通道优势的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使重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为积极促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建设,8月18日,波中侨商联合会(波兰)重庆代表处、中新(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组织召开中-波商协会座谈交流会。
显示 961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