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中欧班列为本地企业提供了高质、高效的国际运输服务,积极服务吉林省企业更好的“走出去”,加快推动国内自主品牌走向海外。
2016年获批成立的长春新区,是全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在这里,一个名为“长春新区企业高管”的微信群“名声在外”。此群为何名气大?一位董事长总结:企业在群里喊一声,就能找到人,能推动问题解决。
把帮助企业应对非常时期困难,当作考验营商环境的机遇——记者近日在吉林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采访时,这一理念让人印象深刻。为了答好营商环境建设的考题,在“千人助千企”的工作框架下,1000多名干部深入生产一线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目前这个新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100%。
自2019年年初以来,长春新区以“三抓”促“三早”,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步伐。
经过两年多的孵化,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园内已诞生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达到一定产业规模的地理信息企业。孵化基地正努力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示范区。
自2018年开始,长春新区吉林省率先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使项目审批速度、服务企业效能大幅提升。
近日从长春新区获悉,长春海容广场项目已在震宇街与南三环路交会处附近悄然开建。而塔楼A座250米的“身高”,目前在长春有着绝对高度。
3月6日,从吉林省 长春市暨长春新区2019年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工作会上了解到,2018年,长春新区用“真金白银”留人才,出台一系列创新务实举措,使人才“政策洼地”效应进一步凸显,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引领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12月3日,吉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大会暨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在长春举行。科技部将支持长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确立长春新区为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核心支撑。
近日,长春市食药监局新区分局开展了“食品药品诚信建设万里行——提升新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分别组织辖区内药品批发(连锁总部)、药品零售及食品经营单位开展相关宣传活动。
长春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10月30日通车试运营,这是长春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中一个重大跨越,同时也将加快长春新区发展,助力长春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交通运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作用和地位。长春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对突破地理位置限制,加快交通行业加速发展有着天然地渴求。
长春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中重大项目之一的长春奥林匹克公园在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落成。
《长春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的出台是长春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这些措施对标国际国内先进营商标准,提出很多新思路、新举措,必将推动新区营商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达到新高度。
日前,来自日本的一家知名公司找到位于长春新区的斯纳欧软件有限公司寻求合作,期待应用他们的成熟技术,为日本的银行、保险、通信等领域提供高端离岸服务。
“投资不过山海关”在长春正成“过去时”。3月20日,华为公司高层携战略合作伙伴代表到长春新区考察座谈,5家企业高效率地与长春新区达成合作意向。企业家们表示,作为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发展环境较好,处处能够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高效优质服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高科技企业和高素质人才相对密集,非常适合互联网和“大数据”企业发展。
显示 3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