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升幅为0.77%。
外资金融机构加码布局中国市场,显示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外资机构看好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和空间。
日前,《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正式印发,新一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从原有的17个试点地区扩围至28个试点地区,进一步凸显了新时期服务贸易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7月30日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说,中俄贸易额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较高韧性。未来随着人员和货物往来逐步恢复,相信两国贸易额将加速回升。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阿根廷专家学者对中国短时间内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经济重回增长表示赞叹。他们认为,疫情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与会专家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问。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会反弹。
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
5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疫情发生之后,很多“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在政治、物资等各个方面向中方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他们也都以不同方式表明同中方继续加强“一带一路”合作的态度。越来越多的境外媒体和国际友人积极表示,疫情不会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的实施。
“随着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效果显现,各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国进出口已经出现恢复性增长的积极势头。
全民战“疫”取得积极成效之际,各地复工复产也逐步走上轨道。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或许会短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之“时”,却难以撼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之“势”。
中国正在同时间赛跑,与新冠肺炎疫情较量。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事关中国对外开放。连日来,中国坚持在疫情严重的地区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其他地区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过去一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诸多内外挑战,但全球知名评级机构标普近期仍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维持在A+级,并将中国经济前景列为“稳定”,反映出国际权威评级机构对中国经济前景依然保持了良好预期。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7日说,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确实是长期向好的。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鉴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少专家和机构认为,尽管短期经济数据上下波动,但在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面未变,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局未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助力世界的大势并未发生改变。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一些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工业生产、消费、投资等关键领域有所放缓。
显示 15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