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宝库”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被誉为“世界陶瓷之都”。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批精美绝伦、别具匠心的“中国白·德化瓷”亮相。
1月19日,一列满载醴陵陶瓷的列车从醴陵南站启运,这标志着湘粤非铁海联运醴陵陶瓷出口班列成功首发,这也是湖南今年开行的首列中非班列。
中国首个陶瓷基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园区11日在西安航空基地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中国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智能制造水平,牵引陶瓷基复合材料产业链全面自主可控,为国家重大装备的升级换代提供支撑。
9月20日,由朔州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商务厅主办,朔州市商务局、朔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应县人民政府、怀仁市人民政府、山阴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山西·朔州陶瓷产品进出口交易会”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木塔广场开幕。
9月18日,山西阳城(2020)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山西阳城举行。有专家预计,2020年国内陶瓷砖产量预计在70亿平方米左右,下滑约15%。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是瓷砖行业迭代的必由之路。
9月8日,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山西阳城作为全国唯一的“明星县”在开幕当天举行厦洽会明星县推介会,现场共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91亿元。
第三届山西·阳城(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9月8日在厦门开幕。本届展会采取“云上+线下”的形式进行,利用互联网信息流、小程序等技术,将陶瓷上下游产品进行线上展示、展览、交易。
福建省德化县拥有数千家陶瓷生产和出口商,素有陶瓷“世界工厂”之称。如今,依靠创新技术和丰富业态,古老的瓷都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2019年5月29日,欧盟委员会建议降低陶瓷、玻璃、搪瓷桌和厨具中的重金属限量。
42岁的精准扶贫户高玉琴过去没想过,经自己拣选的产品可以“坐”着火车出国。高玉琴家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东湾镇的滋泥水村,在家门口的一家陶瓷企业上班,日常工作是拣选西式釉面瓦。
全世界每4个陶瓷杯子中,就有1个产于湖南醴陵。28日,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在“瓷都”湖南醴陵举行。27个国家和地区的陶瓷业界,带来5大类、数万件展品,并将进行一系列科技研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活动。
600多年前,郑和率船队从中国出发,经东南亚、跨印度洋后抵达“慢八撒”,即今天的蒙巴萨。贸易由此繁荣,非洲东海岸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瓷器海岸”。蒙巴萨老城的“世界文化遗产”耶稣堡至今仍展示着那时的中国瓷器。
在开幕式当天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共40个,签约总额57.95亿元,其中,投资项目签约总额35.55亿元;贸易项目签约总额22.4亿元。
2016年10月13日,应印度陶瓷制造商协会(All India Pottery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和印度陶瓷协会(Indian Ceramic Society)申请。
记者8日从著名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湖南醴陵市获悉,今年年初至8月底,醴陵市陶瓷实现总产值336.6亿元,税收贡献同比增长62.4%,陶瓷出口额近2亿美元。醴陵陶瓷已有1900多年的发展历史,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东南亚地区占出口份额的60%以上。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醴陵陶瓷出口面临不少困难,产业淘汰的压力上升。
显示 5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