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疫情中复苏之际,大量船只停靠在中国附近,等待出口的恢复。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负责集装箱领域的高级经理西蒙·希尼说:“靠近主要出口中心、做好出发准备是明智之举。”
12月29日,由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24000TEU(国际标准箱)超大型集装箱船、新加坡籍“长崇(EVER ACME)”轮在沪东中华长兴基地顺利交付挂旗,并计划于30日正式开航,执行欧洲航线任务。该超大型集装箱船由中国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国内造船企业新接订单495万吨载重吨,环比增长12.5%,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范围内年度新单量的领跑位置。与此同时,企业手持订单量进一步小幅增长,完工量降幅持续收窄。
10日,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缓缓驶离长江太仓港码头,投入太仓港至京杭运河苏州工业园区港80公里航段运营,这标志着江苏开启了内河运输的“电动时代”。
世界第四大海运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为争夺业界霸权再次采取行动,将投资49亿美元,以使集装箱船队运输能力到2025年底增加20%。中远海运集团通过合并和收购,一度攀升至世界第三大海运企业,但2021年排名下降。
12月29日,中国首制全球最大型24000TEU集装箱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长兴造船基地一号船坞顺利出坞,为明年上半年完工交付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超大型集装箱建造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17日凌晨,中法两国“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首建船——1.5万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达飞赛佛”轮,首靠洋山港。
协调组织货源、码货、装箱……这几天,天津港服务营销网络吉林区域总部总经理张健忙得很。不久后,今年第一趟长春—天津海铁联运班列就将发车前往天津港,来自长春周边的东北玉米“坐”火车到达后,还将第一时间“换乘”大型集装箱船,沿天津—钦州航线一路南下,完成又一次的“北粮南运”。
韩国三大造船巨头在新冠疫情下后劲十足,近三天拿下大批液化天然气船(LNG)和集装箱船大单,总规模达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4.5亿元)。
据《冰岛晨报》11月26日报道,中国广东文仲船厂为冰岛Eimskip制造的Brúarfoss集装箱船于11月25日抵达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日本3大海运企业的2020年4~9月业绩有望快速复苏。此前预计亏损的川崎汽船将盈利80亿日元,预计3家企业均将实现盈利。起到拉动作用的是亚洲至北美的集装箱船货运需求恢复。
据冰岛媒体10月13日综合报道,冰岛著名航运企业EIMSKIP委托中国船舶工业公司广州文冲船厂制造的第二艘冰级集装箱船“Bruarfoss”号于今天正式交付使用并启航回冰。
30日,一艘满载集装箱的10万吨级货船驶离广西北部湾港,这是广西首次通航10万吨级集装箱船,标志着北部湾港建设千万标箱规模区域性集装箱干线港、国际门户港取得新成效。
5月1日16时许,在引航员的引领下,载箱量达23964标准箱的“现代阿尔赫西拉斯”轮稳稳靠上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7号泊位,这是全国新建最高等级集装箱泊位与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的首次“牵手”。
4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3号船坞两船出坞,分别是84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和23000箱集装箱船。两船出坞后,后续的两艘同类型船的半船将同时起浮,通过“双线并造”保证生产节点。
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81泊位伴随着巨轮鸣笛启航,THE联盟在中国北方港口开通的首条中东直达航线7日正式首航。
8日,世界载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舶“地中海古尔松”轮在天津港正式开启首航之旅。这艘刚刚于7月4日下水的海上巨轮,在天津港完成3000余标准箱的外贸出口作业后,将途经多个港口,前往西北欧地区。
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20000标箱集装箱船——H1413船近日在上海外高桥造船顺利出坞,标志着国内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的记录再一次被刷新。
显示 1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