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达时代集团总裁庞新星20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企业在非洲推行本地化策略既有利于当地社会,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将带来多赢结果。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农业。土地通常由小佃农手工耕种,工人的产出和生产率很低,而实际的工作量却很高。农业机械化可帮助改善这一状况。非洲联盟的“2063年议程”展示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不过,为了保证农业机械化成功推行,必须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20日来到内罗毕大学,和500位非洲青年企业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德国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将与非洲的合作列为G20的重中之重。从中长期来看,只有非洲获得话语权,这种合作才能保持下去。与非洲合作实施联合国2030年议程并支持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需要政策的连贯性及与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协调。另外,应力促非洲组织获得G20永久成员身份。
作为7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中国19日倡议召开“加强非洲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公开辩论会。与会代表盛赞中国在支持和帮助非洲加强和平与安全能力建设方面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认为此次会议有助于安理会形成帮助和支持非洲相关能力建设的积极势头,再次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的大力支持。
总部位于广州的南方石化集团近日宣布,其在非洲刚果共和国拥有自主开采权的邦佳·佳柔油田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阶段。该集团董事长肖亮平13日透露,佳柔油田产能今年内有望达到50万吨,一期规划最终将形成400万吨产能规模,该油田将成为刚果(布)最大的陆上油田项目。
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手机技术已经对非洲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信息通信技术迅速扩展,但非洲面临着潜在的数字鸿沟。G20必须采取全面系统的办法,帮助非洲国家跨越数字鸿沟,充分实现数字红利。此外,G20与非洲在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方面的伙伴关系还应以过去的经验教训为基础。
本文呼吁G20成员国努力用持久的政治解决办法来解决非洲饥荒国家的冲突,并对紧急救济慷慨解囊。本文提出了长期措施,如非洲的区域粮食储备、减轻气候变化和农业支持。本文还认为印度在应对这一问题上的作用有待加强。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来自坦桑尼亚的女士希尔德分享的人生故事令人动容。她通过斯瓦西里语配音大赛获得了在中国企业四达时代的配音工作。“中国人来了,收视费降了,我们都能看得起最好的电视节目了!”
供电网络已覆盖了世界上大多数家庭,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个例外。在这里,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口能用上电。这不仅对该地区生产力产生巨大影响,还导致每年60万人由于使用污染燃料做饭和照明而过早死去。电气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社会经济挑战之一。
当前关于欧盟与非洲的贸易关系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备受争议的经济伙伴协定(EPA)上。双方在此前的谈判中出现了高度分歧,非洲国家领导人指责欧盟寻求在根本不对称的市场间达成贸易协议。在2017年11月将举办的欧盟和非洲峰会上,继续推进欧盟与非洲实现经济伙伴协定的对话非常重要。
“行走的画笔——中国画家非洲采风作品展”16日亮相北京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这次展览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根据《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所制定的中非文化人士互访计划而创立的中非文化交流项目。
电气化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最为紧迫的社会经济挑战。鉴于这一挑战的严峻性,只有通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国际公共、私人伙伴的共同努力才能为提出解决方案铺平道路。中国和美国已经参与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电气化项目中。欧洲为推动该区域的电气化发展提出了大量碎片化的倡议,这种碎片化限制了这些倡议的效力。
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已建成通车。这条中国企业承建的铁路,不仅速度快,贯穿其建设全程的环保理念和建成后可期的生态环境效益也是一大亮点。
\德国发展研究所专家指出,大多数非洲国家目前的基础设施资金来源中,公共投资和优惠援助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应通过激励措施、打造产业集群等方式构建对当地公司和外国投资者有利的投资环境。同时,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消除有关方面的风险有利于公私合作,推进项目的发展。
中国与非洲四国投资研讨会5日至7日在西安举行。作为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来自中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莫桑比克、赞比亚等国的经贸领域人士就深入加强投资合作进行研讨。
彩旗飘扬,歌舞欢畅。由中国企业承建、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蒙内铁路5月31日正式竣工通车。
非洲国家很少被视为美国追求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重要伙伴,但重新评估非洲的战略重要性已被延误了。源自非洲大陆的跨国威胁不断演化,而贸易和投资关系已经加深。美国需更深入、更广泛地了解非洲国家构成的威胁与机遇,这不仅是为了强化美国与非洲的双边关系,也是为了创建一套更连贯的地区性政策。
促进非洲私人领域可持续投资是G20长期政策目标之一。G20主席国德国正尝试与其非洲合作伙伴共同鼓励私人机构和企业投资,以促进发展和就业,推动包容性发展,使人们不必离开自己的国家谋生。当前,私募融资在提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起到的作用仍不显著。
发展放缓和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使得一些经济体面临的滞涨风险,包括非洲的资源生产型经济体。如果没有新的发展和经济转型,那些面临高度通货膨胀的国家或面临国内外债务的堆积,而这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缓解措施,出口放缓、财政收入降低,再加上历史债务问题,这些风险将加剧这些经济体投资环境的恶化。
显示 929 条中的 821 到 840 条结果
内蒙古二连浩特:中蒙口岸交流繁忙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人气旺
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