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产业新风口,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蓬勃的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众多食品加工企业纷纷向这一新赛道进军。
为进一步畅通人大代表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渠道,今年以来,安徽阜阳市颍东区新乌江镇通过“聚民意、惠民生”“人大代表接待日”等活动,积极搭建人大代表服务群众平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023年以来,颍东区税务局按照统一设置、整合业务、理顺职责、优化流程、强化服务的总体思路,开展基层分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理清职责清单,充分发挥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纳税人缴费人的优势,做实做优税费服务,创新推出“1+2+3”纳税服务方式,促进了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的提升。
“进击全省前30名!加快升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年初,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委书记赵群在全区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话语铿锵回响。
近年来,围绕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招才引智、营商环境等方面,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不断探索、革新,涌现出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曾经的落后县区摇身一变为“颍东新区”,彰显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活力与信心。
近年来,安徽阜阳颍东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经过相关部门的多次调研,为企业争取到整改资金支持,先后投入400多万元优化处理粪污工艺,改善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问题,增加了企业收入。
自2022年8月开始,阜阳市不少乡镇刮起了“小镇外卖”风。在颍泉区伍明镇,农村外卖员日收入最高达200多元,让当地农民有了新的增收途径。
6月20日前后,《颍东区关于贯彻落实苏阜结对合作帮扶“双招双引”工作方案》《阜阳市颍东区(苏州市)“双招双引工作任务分解清单》等系列重要文件出台,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1+6+N”工作专班。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在“双招双引”工作上继续高位推进,力度不减、强度不降、干劲不松,迎来了开门红。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GDP较2016年累计增长105亿元;结构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到315亿元,年均增长11%,被认定为第一批安徽省化工园区、省医疗器械加工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日前,“2022安徽省乡村村晚”专场演出在阜阳市颍东区正午镇吴寨居委会举行。
1月9日上午,在安徽阜阳市颍东区的盈田工业园内,皖北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位于该园区的阜阳1593(北方)中国鲜薯产业园召开。
近年来,阜阳市颍东区多措并举抓乡土人才开发培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1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266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8.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阜阳市颍东区创新应急广播建设与应用,筑牢全市人民安全屏障。
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针对流动党员分布范围广、去向难掌握、集中联系难等现实问题,聚焦“底数清、方法新、办实事”,扎实做好流动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安徽阜阳市颍东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网络”,重点抓好面向青少年群体的宣讲,切实推动全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更走心。
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阜阳市颍东区数据资源局依托“皖事通办”平台,秉承“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服务理念,向群众大力推广网上平台,全力提高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政务服务工作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突出抓好“四个强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显示 255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