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五月,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早熟马铃薯陆续上市,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威宁属于高原冷凉地区,第一批次入选国家马铃薯区域良种繁育基地,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之一。
今年,全省计划种植蔬菜1500万亩,实现产量2800万吨、产值750亿元。眼下,全省各地正抢抓农时,奋战春耕,人们的“菜篮子”日趋丰富,农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3月24日上午,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的食用菌、蔬菜产业发展。
16日下午,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中心,6辆冷链物流运输车满载着125吨生活物资朝珠三角方向驶去,预计20多个小时后抵达广州。这批生活物资将陆续被分配到对口帮扶城市广州、深圳的20多家受捐单位。
黔西县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在全县范围内发展1260亩羊肚菌种植,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黔系列”之黔菜古韵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方涛介绍,预计今年底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将达到30亿棒(万亩),产量110万吨,产值突破130亿元。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累计带动55.5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脱贫总人数的11.1%。
蔬菜基地集采集配签约大会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举行,现场意向成交量达20余万吨。
10月16日上午,第三届毕节试验区·乌蒙山农特产品交易会在大方县奢香古镇火塘广场开幕。
去年以来,松林坡乡深入推进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全面落实“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以农民持续增收特别是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扎实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创建,大力调减低效作物种植,发展香葱等高效经济作物,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丰硕成果。
辣椒作为毕节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已成为毕节助农增收、助推脱贫攻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支撑产业。今年,全市计划种植面积75万亩,实际完成种植面积76.61万亩,完成率102.15%,各县(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日前,首批500吨白萝卜、莲花白、大白菜从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运出,目的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等国家。
第四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在17日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内辣椒主产区主销区、国内外辣椒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代表嘉宾齐聚一堂,共谋辣椒产业发展。
截至今年7月底,毕节市共种植蔬菜(除去辣椒)226.34万亩,根据《毕节市蔬菜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今年底要实现蔬菜种植面积达370万亩。
近日,毕节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联盟企业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办。
8月5日,沪黔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贵阳举行,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光明食品集团、上海蔬菜集团等组团赴黔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满足上海对贵州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助力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每天,在辣椒城大厅屏幕上,展示的贵州辣椒的价格指数,是来来往往经纪人必看的内容。发布辣椒价格指数,成为风向标和晴雨表,这在全国唯一。“有了辣椒指数作参考,做辣椒生意会避免很多失误。”做了多年辣椒生意的经纪人吴先生告诉记者。
自去年2月我省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以来,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以“专班制”为主要抓手,牢牢把握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产业革命,各项农村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6月16日,2019年“黔菜入沪”产销对接专项推介活动在上海举行,深入推进贵州与上海两地政府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宽贵州蔬菜等农产品在上海的销售渠道。
贵州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到2021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综合产值820亿元。建成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300万亩,健全产业链,打造省级公共品牌和特色个性品牌,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
显示 4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