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每日一淘COO淡焦成在“民族品牌面对面”全媒体访谈中分享了其打造网红“爆品”以及用“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助推地方脱贫攻坚的经验和案例。
匠心,它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做任何一个东西,匠心离不开情感,没有情感谈不上匠心。做一个工艺品,认真是对的,但当它没有被赋予情感内涵的时候是没有生命的。
吴文辉表示,通过互联网云计算模式、流动车的方式以及工作站硬件设备的解决方案,切实降低基层医疗的费用,致力于做“付得起的医疗”。
23日,好孩子集团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推介会上,通过贵州石阡县红十字会,向当地育儿家庭捐助了价值20余万元的儿童用品,包括儿童汽车安全座、自行车、三轮车、滑板车、篮球架及衣物、水杯等儿童日用必需品。
汤向前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推介会致辞中表示,由贵州省与新华社联合打造的“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已成为“多彩贵州”发展新的增长点,有力地提升了贵州民族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实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促进、双提升。
张春新说,品牌是今天会议的主题词,当今世界的品牌主要呈现两个趋势:一个是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不论哪个行业,我们张嘴就能说出10个以上品牌的越来越少,比如汽车、手机等行业,卖得火的就是那么几个品牌。二是越高端的东西越看品牌,品牌已成为市场选择的最大权重。所以,如果说品质是基础,品牌就是价值。
贵州省农业品牌要走在前列,陆娟建议,要积极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建设项目,比如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品牌目录的申报,以区域品牌带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以平台宣传、传播贵州农业品牌。
姜卫红认为,无论我们的创新能力、标准化能力、质量水平、生产能力和文化有多强,在国家竞争层面上来说主要表现在企业品牌知名度上,往小点说是产品品牌。
“总体上,贵州应向全世传递贵州酱酒、贵州名茶、贵州名药、贵州特产、贵州工艺、贵州生物、贵州科技、贵州生态、贵州旅游九张名片。”谭新政建议,以“黔系列”11个系列为基础,每一系列先推出10个品牌。在此基础上,每一系列再专门推出第三方认证的贵州特色品牌,将标识印在产品包装上,以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23日,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企业——江西九峰医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辉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推介会上说,通过民族品牌工程大平台,让九峰医疗能以“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赋能基层医疗,解决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春伦集团将借助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建设,与贵州的同行一起按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要求,坚定品牌化发展之路,多做事、做实事,共创中国品牌更加美好的未来。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技术的革命带来了新的产业。新的消费场景的诞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消费主体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又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消费场景,这样的变化背后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22日,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陆娟在2019“黔系列”品牌培训班上,为参会企业解析了新时代下农业品牌的建设路径。
谭新政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培训班主题演讲中表示,要认识到企业“品牌”的价值,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品牌塑造,并通过茅台酒厂品牌宣传案例、黔酸宝策划案和FAST天眼品牌引申出来的几十个商标注册案例来说明“品牌”在商业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姜卫红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培训班主题演讲中表示,品牌伴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产生,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和人类自身升华有着良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未来我国品牌政策应呈现出六个导向,即系统化导向、国际化导向、法制化导向、价值化导向、专业化导向、市场化导向。
新华·黔茶品牌传播力指数23日在贵阳正式发布。本期成果主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衡量黔茶品牌传播效果。指数显示,黔茶品牌知名度取得阶段性成果,公信度自2017年以来持续稳步提升。
25日,在第三届中国(兴仁)薏仁米博览会上,贵州兴仁与中国经济信息社合作的“新华·兴仁薏仁米价格指数”项目正式启动。
近年来,贵州省兴仁市以薏仁米产业为支撑,用“一颗米”串起一整条产业链,打好“组合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产业扶贫理念。
第四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在17日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举行,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内辣椒主产区主销区、国内外辣椒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代表嘉宾齐聚一堂,共谋辣椒产业发展。
近日,毕节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联盟企业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办。
显示 448 条中的 401 到 4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