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特工业集团在巴基斯坦颇有名气,旗下多个子公司覆盖纺织业、制造业、电力行业等领域,其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热销巴基斯坦。在此基础上,马斯特计划进军整车制造领域,但整车组装和生产对其来说门槛较高,关键在于缺少核心技术支持。马斯特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希望得到中国企业的帮助。
文思海辉在国际化进程中,得益于其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从顺应需求向主动布局的变化,发展至今,这种能力已难以让同行企及。
“万村通”项目得到相关国家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有16个国家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其中卢旺达、刚果布、乌干达、中非、布隆迪、肯尼亚6国已顺利完成项目验收。
基于影像云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东软医疗实现设备的互通互联,并将专科化诊疗解决方案与设备相结合,已为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家用户和50余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提供临床方法论、经验、治疗方案以及专家远程诊断等一体化的支持,用技术和服务铺就了一条“健康丝绸之路”。
“我真没想到,你们提供的这些数据竟成为整个救援行动的重要指挥依据。这样的技术对我们真的很有帮助,非常感谢你们。”老挝国防部空军指挥长宋萨对老挝天眼公司技术部副经理Lae说。
成立于1994年的四方继保,是国内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它生产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的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各个领域。四方继保在二次设备技术方面持续创新,拥有多个首创和第一,在继电保护和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稳居行业前列。
十年前,当众多中国企业选择欧美国家作为“出海”的首选目标时,四达时代却选择了这片热情似火的土地。一路的摸爬滚打、披荆斩棘,四达时代终于成为非洲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
十多年来,京鹏科技已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了现代化种植技术服务。不管是在寒冷的蒙古草原还是荒芜的中东沙漠,京鹏都能搭建起一座座现代化温室,让一株株菜苗瓜秧在人造绿洲里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20多年来,同方威视秉持着“让世界更安全”的理念,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里约奥运会,从巴西世界杯到米兰世博会,30多个系列、200多个种类的超2万多台套中国“透视眼”为五大洲16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安检综合解决方案、设备及服务。
2月25日,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卢森堡SPV拟以每股2.68欧元的价格现金认购德交所上市公司海德堡(下称“海德堡”)增发的股票2574.38万股,价款合计为6899.33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交易完成后,长荣股份将成为海德堡第一大股东,持有海德堡约8.46%的股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民营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意识愈加强烈,开始主动走出国门配置资源和拓展市场。如今,中国民营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已不仅限于产品输出,而是在全产业链上进行全球化布局,不断提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国际化水平。
如何将国产药品打入国际市场是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课题之一。20年来,石药集团坚持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一手抓市场,一手抓研发,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之路。
为期6天的第104届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25日在芝加哥举行,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简称“东软医疗”)等大约五十家中国企业参会。作为第一家出现在RSNA年会上的中国大型医疗影像设备供应商,东软医疗凭借自主创新让“中国制造”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中美经贸摩擦给诸多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压力,但重庆润际远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独特的高熔点金属低温熔化技术,在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经济体的铝合金、钢铁等行业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尤其在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的美国市场,多家客户主动提出为美国提增的关税“埋单”,从而在中美经贸摩擦中成功“突围”。
GMP制药集团一直深耕全球保健品行业。过去20多年间,GMP制药集团注重研发和价值提升,专注提供“从源头到终端End-to-end”的服务,致力于膳食补充剂、奶粉和保健品等产品制造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伊利大洋洲乳业项目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以及先进的技术与管理都在当地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和社区的发展,也为乳业“中国制造”赢得了世界敬意。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的杂交小麦、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推广。中化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通过科技攻关、农技推广开展了大量探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国际农业合作道路。
作为国内农业领域龙头企业,隆平高科近年来积极努力向国外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目前已经同亚、非、拉等地60多个国家开展农业合作。自2008年承建中国政府援利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以来,隆平高科一直与利农业部门、中央农业科学院密切合作,助推利比里亚农业技术自主“造血”。
中非棉业致力棉花种子研发、棉花种植、收购加工、食用油生产及纺纱等,以“公司+农户”方式开展棉花生产。目前,项目投资覆盖到了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在非洲设有7个轧花厂、2个榨油厂、2个稀硫酸脱绒棉种加工厂,年收购籽棉10万余吨,榨油7000余吨,育种6000余吨,惠及当地农户20余万户,带动了非洲棉花产业发展。
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批涉足非洲投资的民营企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全联重型锻造有限公司2017年6月在塞内加尔注册成立了塞内加尔第一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经营农业机械。产品除供应塞内加尔之外,还可辐射西非15国市场。据悉,非洲国家目前经济基础普遍薄弱,许多领域存在空白,中非合作有良好的基础和很强的互补性。
显示 218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官产学研交流活动
孟加拉国:传统手工木船市场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