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负责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1月15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中国已成为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15日在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能源主题日发布《新能源可靠替代促进全球碳中和》报告,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出新方案。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行。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国行动》报告指出,中国不仅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还为改善当地民生、提升人民福祉提供了助力。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报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得到各方高度评价。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办的“‘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绿色对外开放案例与实践”主题边会上,来自中外研究机构、媒体、高校、NGO的嘉宾在会上分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效。
从2022年开始,短短两年之内,140余位“双碳”人才汇聚南平,一批“双碳”产业企业和高端装备产业化项目陆续签约落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正合力推动“双碳”产业高地在南平迅速崛起。
11月12日,在“吉祥说”故事会活动主题二“我们的家·希望田野”分享环节中,现场嘉宾从农业、农村、农民的角度,展示了农业发展给地方、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阿塞拜疆方面对中国企业分享的绿色解决方案予以好评,并表示愿与中方加强能源转型合作。
在阿塞拜疆巴库刚刚举行的联合国COP29气候行动峰会上,多方关切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资金和技术是关键支撑。呼吁发达国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期待这次大会达成更有力度的新资金目标,为下阶段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信心和保障。
近年来,山西岚县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全县新能源项目装机总规模达到1813兆瓦,位居吕梁市第一、山西省第五。
11月13日上午,海南省能源协会会长、农工党海南省能源支部主委吴太能率队走访了协会会长单位——中海油气电集团海南分公司。
当地时间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与国际公众见面。
福建南平深耕竹产业30多年,种植面积高、产业规模大,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全竹产业链,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
11月10日上午,由中国侨联指导,中国侨商联合会、江苏省侨办、江苏省侨联、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一带一路”交汇点华商经贸交流活动在江苏扬州开幕。
11月12日,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智库首次圆桌闭门会议在重庆召开,智库特邀专家,以及国家部委、重庆市及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的政府领导和企业家代表应邀出席会议。
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论坛11月1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吸引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在人工智能、教育、传媒、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实践导师和优秀企业家150余人参加。
11月12日下午,2024陆海新通道经济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以“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新通道服务新格局”为主题,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同主办。
11月12日,2024中国(重庆)—东盟物流行业合作会议在重庆举行。会议发布了“一则倡议”,成立了“一个联盟”,展示了“一项成果”,搭建了“一个平台”,签订了“八份协议”,重庆与东盟相关企业代表共同朝着陆海联动、志合山海的约定双向奔赴。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福建南平市以产业化思维,重点发展茶、竹、水、肉鸡、旅游等“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培育了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
显示 11836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