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好种出好品:种业科技擦亮“广东鲜品”金字招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胡梦婷 2025-09-10 09:50:15

近年来,广东省耕海牧渔,建设“粤海粮仓”,品质优良的南沙青蟹、顺德鳗鱼、湛江金鲳鱼、章红鱼、白蕉海鲈、生蚝、对虾等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水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广东也构建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种业科技赋能“广东鲜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助力广东海洋牧场汇聚更大品牌势能。

“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实现“品牌全域联动、资源全域协同、价值全域提升”,助力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产品“出海”,引领海上牧场、“蓝色粮仓”高质量发展。

优选种质助力金鲳鱼、海鲈入选“广东鲜品”

海水种业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源头,是支撑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硬核“芯片”。近年来,广东省对多个适养品种重点开展育种技术攻关,培育出满足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需求的优良新品种(系)。

广东是海鲈养殖大省,养殖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平均每年海鲈苗种(规格3厘米)需求量达6亿尾。但种苗培育领域,省内海鲈苗种缺失削弱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金鲳鱼是全国第一大海水鱼养殖品种,培育生长快、抗病力强的金鲳鱼新品种,对我国的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珠海海发蓝色粮仓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的“伶仃金鲳”和“伶仃海鲈”成功入选“广东鲜品”,既标志着珠海海洋渔业正式进入品牌化发展新阶段,也展现了珠海海洋发展集团贡献的“蓝色种业”力量。

41d85e3e860e46aca151e7145a119f85.jpeg

刚捕获的伶仃金鲳

从无病毒种质优选、低密度生态养殖、智能化装备监控,到活鲜低温运输、无菌工厂加工、冷链物流配送,均执行严于国家标准的内部管控规程,确保“伶仃金鲳”和“伶仃海鲈”产品肉质紧实、无药残、风味纯正。

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飞沙村基地),规划面积约212亩,其中养殖水面130亩,室内车间面积2.4万平方米,是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海水种业产业园之一,拥有省内最大单体育苗车间。投产后,覆盖海鲈、金鲳鱼、石斑鱼等本地主要养殖品种,初步实现“珠海苗”自主供应,将引领推动珠海海水种业更快发展。

以海发蓝色种业产业园为基础,珠海市海洋集团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创建海水种业联合创新中心,通过全链条种苗生产,亲鱼保育、产卵受精、种苗孵化等,以及科研单位技术支持,培育生长快、抗病性强的优质苗种,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打造珠海苗品牌,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最强“芯”。

产学研融合为“广东鲜品”注入“芯力量”

种业科技“芯力量”不仅提供了“广东鲜品”高品质的物理基础,产学研融合更通过科技、文化、标准的多维赋能,把岭南大地的生物多样性转化为品牌经济的竞争胜势,让“鲜”不再只是味觉体验,形成一条以种子为起点、以消费者认可为终点的高质量价值链。

2024年,恒兴集团与中山大学历时八年联合研发的南美白对虾抗弧菌新品种“中兴2号”通过审定,标志着我国在水产种业“芯力量”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

同时,通过创建邦普种业联合育种平台,恒兴已选育出南美白对虾3个新品系、2000多个家系,其依托国家863计划打造的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在虾、鱼良种培育方面成果显著。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夯实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现代化海洋牧场注入“芯力量”。

饶平县万佳水产有限公司也入选“广东鲜品”,背后也是种质创新研究的持续积累。万佳水产联合中山大学共建“蓝色粮仓”科技小院,形成了“产业出题—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

万佳水产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度合作,建立起花鲈种质资源库和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培育出花鲈新品系“南饶1号”,作为全省首个花鲈良种场,这里已建成产学研中心、苗种检疫中心、苗种培育车间、亲鱼培育车间、繁育和孵化车间等9个车间,累计产出花鲈鱼苗8000万尾,改变了省内种苗培育格局。

苗种培育车间的智能循环水系统,能实时调节水质,砂滤池可过滤掉99%的杂质,由于花鲈产卵期集中在11月至次年4月,万佳水产充分利用育苗池的“空窗期”,创新“错峰育苗”模式,在花鲈鱼苗非产卵期间培育马面鲀、石斑、海鮸等鱼苗,资源利用率提升50%。

一方海(广东)海洋牧场有限公司的“金鮸鱼”入选“广东鲜品”,该公司主养南海大黄鱼、金鮸鱼、黄唇鱼等药食同源的石首鱼为主,全力打造“金鮸一条鱼”产业,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种苗研发与培育、海洋牧场养殖、产品加工与开发、线上运营与销售、现场研学与参观等全产业链。

一方海的所有种苗均来自广东鳇鲸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或“鳇鲸种业”),鳇鲸种业定位为“海水鱼类育繁推一体化”的蓝色种源企业。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振兴专项资金的支持下,2024年初,鳇鲸种业率先在国内成功突破野生南海硇洲族大黄鱼人工驯养和规模化人工工繁育技术。

2025年1月,“硇洲族大黄鱼野生种苗驯化及亲鱼培育”项目通过现场验收。硇洲族大黄鱼野生种苗驯化及亲鱼培育的成功为其种苗人工繁育奠定了基础,助力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刘清华)

相关推荐
优越自然资源助力广东搭建海洋经济品牌矩阵

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广东建设海洋牧场奠定了生态底子,也为广东海洋经济的品牌矩阵打造提供了丰富的产品支撑。

装备革新+全链赋能 广东海洋牧场打造“鲜品”新名片

随着“格盛1号”“恒燚1号”等一批先进养殖平台相继投产,以及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九洲一号”即将建成,广东正以科技装备为支点,重塑海洋渔业价值链,为“广东鲜品”区域公用品牌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海洋牧场步入数字化时代 智能装备重塑“蓝色粮仓”

从湛江的“海威2号”智能化养殖平台到台山的千帆数字海洋牧场再到“格盛1号”深海养殖平台,广东正以科技为擎,做优做强海洋牧场,加速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为打造“海上新广东”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