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2022全国双创周”系列活动之一,量子计算+创新创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
17日,2022中国•贵港电动车国际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主题为“RCEP新机遇,电动车新突破”,与会嘉宾聚焦“电动车如何走出去”,为中国企业深度服务东盟市场、打造中国电动车国际品牌凝智聚能。
北京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1.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全市GDP比重的40.4%,继续领跑全国。
9月15日,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在宁夏银川市开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16日表示,目前我国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电能利用比值已降到1.3。
广东化妆品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药品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苏盛锋15日称,广东化妆品2021年出口额占全国35.1%,居全国首位。与欧美产品相比,我国化妆品近年正在快速追赶,国际影响力逐步上升。
记者15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国产化海上地震采集综合导航系统“海途”在渤海油田中深层地震采集项目中首次成套化应用,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海洋拖缆地震采集技术打开了新局面,标志着中国国产自主研发的综合导航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15日,长沙市召开“长沙·非凡十年”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专场新闻发布会。长沙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小平表示,十年来,长沙先进制造业由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倍,月度产销再创新高。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完善支持政策,优化配套环境,完善监管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冲击,各部门各地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工业经济运行。
202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斗目标,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发展理念,奋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闯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共上海市委外宣办14日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曹学军在14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纺织产业在纤维材料、纺织装备、绿色制造等领域突破了大批关键技术,纺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14日于此间称,上海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了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
“到2024年,累计建成5G基站12万个、培育认定1500家以上大数据企业、数字农业应用场景累计1400个、全省网络零售额达3300亿元(人民币,下同)……”记者14日从安徽省经信厅获悉,该省近日印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做强做优做大全省数字经济。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14日于此间介绍,(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刚进入金秋九月,河南省新乡市氢能产业再传佳音,位于该市的新飞集团发布了新品“氢链1号”氢能源冷藏车,在业界引起关注。这仅仅是新乡打造氢能产业的一个缩影,那么,这座豫北黄河之滨的城市为何要打造全国氢能产业高地?
记者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逐渐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年人工智能产值规模将达2070亿元,同比增长11%;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相关产值规模预计约2270亿元,同比增长9.7%。
目前,宜昌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以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为主导,以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生物制品及衍生品为辅的产业体系。宜昌高新区现已集聚生物医药领域企业250多家,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470余亿元。
显示 11939 条中的 2241 到 226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