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0日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提出,推动生物能源与生物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开发生物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开展新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与培育,推动生物燃料与生物化工融合发展,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
10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介绍,《规划》对2035年发展目标作了展望: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
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我国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707.5亿元,增速创近5年来新高。
日前,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天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天津市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
记者10日从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投资促进局)获悉,贵州对外正式发布《2022年贵州省重点产业招商热力图》和《2022年贵州省重点产业投资热力图》,旨在帮助企业更精准、更有效在黔投资。
5月10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欧洲国家线上推介会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及10余个欧洲国家的政府机构、商协会及企业共约200人参会,此次线上推介会是2022年服贸会第七场“云推介”活动。
湖北省政府新闻办10日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2022年3月,湖北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达889008件,同比增长24.01%,平均每7.78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累计认定驰名商标总量为391件。
记者10日从宁夏科技厅获悉,截至2021年底,宁夏先后组建130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予以近7000万元支持资金,累计对考核优秀的88个科技创新团队给予奖励3000万元。
安徽省重大项目“云签约”活动10日举行,共签约重大项目286个,总投资6071.6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期,国内疫情多发,经济运行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产业链稳定带来挑战。工信部近日召开会议明确,要突出关键节点、确保重点行业,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生产运行、稳住产业链。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进路径。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聚焦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四大重点领域。
“三亚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全力推进城市转型发展。”海南省三亚市市长包洪文10日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三亚全力打造海南自贸港科创高地。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颇具看点。随着各家企业陆续公布财报,各家企业的表现可谓“大相径庭”。有企业实现了“躺赢”,有企业“增收不增利”,有企业则“面临双重压力”。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生物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5月5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2022年3月份全球航空客运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全球航空旅行持续复苏,乌克兰危机对航空旅行需求的影响总体上相当有限,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相关影响仍然主要局限于亚洲国内市场。
为对冲疫情冲击、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印度在努力促进外贸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制造业,试图将印度打造成新的世界制造业出口中心。
近日,广西首场绿色电力交易完成,成交电量6600万千瓦时,预计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5.8万吨。此次交易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广西开启了绿电消费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作用激发供需两侧绿电消纳潜力,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5月9日0时55分,在2台DLD1200液压连续千斤顶和2台ZLDB液压泵站大功率牵引下,经过65分钟顺时针连续旋转,广(州)汕(尾)高铁重点工程跨京九铁路特大桥连续梁转体成功,打通了该工程建设的“咽喉”要道。广汕高铁将全面转入无砟轨道及铺轨施工阶段。
记者9日从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获悉,当地上半年计划开复工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87.2亿元,目前5个项目已经开复工。
显示 12127 条中的 4101 到 412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