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中老两国建交61周年之际,由中铁建设承建的老挝邮电技术学院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2年一季度,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平稳。其中,软件业务收入20060亿元,同比增长11.6%;软件业利润总额2031亿元,同比下降3.9%。中西部地区增势突出。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2%,高出全行业整体增速6.6个百分点。
近日,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举办的全国煤电“三改联动”典型案例和技术推介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电机组排放的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不到全社会总量的10%,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25日上午,随着跃龙门隧道右线最后1米拱部围岩的凿通,标志着成都至兰州铁路控制性工程跃龙门隧道,历时10年的艰苦鏖战顺利贯通。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消息,25日,随着中国首台国产三米级主轴承盾构机“中铁872号”破土而出,标志着由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海公司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10标项目最后一条盾构区间港田路站——金家堰站双线贯通,成为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首个盾构区间全部贯通的标段。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25日发布消息,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海上安装完成,标志着中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平台装备制造和安装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4月25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右岸挡水建筑物通过52米高程阶段验收,标志着该工程已具备全线挡水条件。
进管灌装,喷码扫码,包膜装箱……在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的完美华南基地智能制造车间内,平均1秒钟便可生产1支芦荟胶。这正是“中山制造”数智化转型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3月以来,全国茶叶主产区进入采摘期,茶农也迎来今年第一茬收获,预计2022年全国春茶总产量在140万吨以上。
据国家能源局4月21日公布的消息,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了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
作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25日宣布打造“千医千亿”的两江生命科技城,并提供多个千万级奖励,最高资助达1亿元(人民币,下同)。
在25日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面向港澳开展的科技项目揭榜,借此探索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合作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冰岛、小户赛、坝糯.....这些鼎鼎大名的普洱茶,均出自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坐拥优质的茶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让双江声名鹊起,近年来吸引了无数茶商茶客慕名而来。如今,双江正在走一条茶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形成以茶文化为内涵的旅游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25日传来新进展,东引桥左幅首跨节段梁顺利架设和湿接缝浇筑到位,标志东引桥首跨节段梁成功合龙,吹响了加速工程建设的“冲锋号”。
25日,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的开工建设使“华夏第一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迈入拥有四个民航机场的新时代。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25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能源基金会的一项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30至40年内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一季度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中国正多措并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制造业占比稳定。
记者25日从广西柳州海关获悉,今年1-3月份,广西“网红小吃”柳州螺蛳粉出口686.9吨,同比增长340.5%,价值1897.3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47.6%,飘香至北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市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25日在北京表示,今年初以来,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了首季度的良好开局。
显示 12123 条中的 4261 到 42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