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鄂尔多斯两位伟大的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和萨冈彻辰推出史学巨著《黄金史》和《蒙古源流》,这两部文献与《蒙古秘史》并称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这是鄂尔多斯永恒的骄傲,是民族文化的不朽丰碑。
在历史传承、时代进步和社会扩展中,鄂尔多斯文化创造和吸收了很多内容,日益变得丰富多彩。
成吉思汗祭典,以蒙古民族古老的传统祭祀为主要内容,以崇尚大自然为主要理念,以蒙古民族原始文化表现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经典。
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族文化的巨大宝库,是弘扬民族历史的不朽丰碑,是民族精神的辉煌殿堂。
金碧辉煌的陵宫,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展现草原帝王陵恢宏气势。乳白色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宝顶、蓝色的云图,独具蒙古民族特色。陵宫是祭祀成吉思汗的圣地,其建筑保留了成吉思汗八白宫的形状特点,成为蒙古民族代表性建筑。成吉思汗陵宫由正殿、后殿、东西殿、东西过厅组成。陵宫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正殿高24.18米,东西殿高18米。陵宫内供奉着成吉思汗八白宫(室),并有巨幅壁画。陵宫屋檐正中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牌匾。
5月2日,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宋亮在兰州会见了到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调研对口帮扶工作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李云鹏一行,就巩固扶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推进脱贫产业进行了深入探讨。
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象征,是祭祀这位伟人英灵的神圣地方。成吉思汗陵,以优美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显示着草原帝王陵雄姿,是著名草原文化旅游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祭祀,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伊金霍洛风情小镇和巴音昌呼格草原景区为两翼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正在倾力打造世界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保护、成吉思汗历史文化研究、成吉思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示“四大中心”。
1955年春,成吉思汗陵建筑工程正式开工。成吉思汗陵重建工程于1955年10月30日竣工,1956年陵园落成。
成吉思汗陵原为全体蒙古民众供奉的“总神祗”——八白宫(室),即八座白色的毡帐,是供奉祭祀的地方,而不是埋葬金身之地。由于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八白室的建立正是适应了游牧的特点,可以随时迁移,以便随地祭祀。
俯拍成吉思汗陵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通常立在山顶丘陵之高处和风水之地。在鄂尔多斯地区敖包通常有独立敖包和十三敖包之分。蒙古族自古以来崇尚十三,把十三看作是吉祥之数。阿拉坦甘德尔敖包,是古人为纪念成吉思汗掉马鞭而设立。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路过鄂尔多斯,目睹这里水草丰美,是一块风水宝地,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人们为纪念此事,便设立了敖包。成吉思汗陵园建立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的查干苏鲁克大祭祭天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落旗境内的巴音昌呼格草原上,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的象征,是祭祀这位伟人英灵的神圣场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以成吉思汗陵为核心,形成了祭祀文化区、历史文化区、民俗文化区、草原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的整体布局,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成吉思汗文化和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显示 26001 条中的 23641 到 236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