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肯塔拉沙漠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展旦召苏木,曾一度被漫漫黄沙侵蚀,如今的黄沙已被沙障紧紧锁住,防沙治沙工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建设的防风固沙林,不仅治理沙漠4万亩,还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体现了沙漠治理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拉开帷幕。
风水梁,原名风干圪梁,位于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中部,一片荒漠。2005年,东达蒙古王集团在这里建设移民新村,并把此地改名为风水梁,獭兔养殖业成为这里的主导产业。如今,“风水梁”这个生态圈已经形成了种、养殖两大产业链,通过治理沙漠与发展沙产业有机结合,不仅走出了轰动全国的“沙产业循环发展”链条,还帮助1万多生态移民及城镇化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让原是不毛之地的“风干圪梁”转型为绿化率逼近70%的“风水梁”。
由内蒙古清研沙柳产业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采用沙柳木材料制作而成的“天骄圣木亭”,是鄂尔多斯市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展示的成果之一。
荒漠化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并列为全球首要三大生态环境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重大挑战之一。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走进库布其沙漠腹地的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经营区,放眼望去,林间草木茁壮成长,野花竞相绽放,飞鸟鸣叫嬉戏,鸡鸭啄食虫草,一派生机盎然、多彩秀美的和谐景象。
677万株、9667公顷的绿化面积为美丽的天骄圣地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伊金霍洛旗防沙治沙项目区。这片绿色也代表了鄂尔多斯人永无止境的创造精神,也承载着鄂尔多斯人敢让家园换新颜的“治沙梦”。
库布其,我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黄河“几”字形弯道南缘,总面积达1.86万平方公里,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
2017鄂尔多斯国际沙草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沙博会”)于9月4日至13日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象棋广场商贸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为参展商和观众争取更多的洽谈交易机会。
从上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开始,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年代“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90年代“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进入21世纪的“绿色大市”奋斗目标……鄂尔多斯一棒接一棒地跑,沙漠中的从点到线,从线到片。
千里草原宛似一条碧绿的飘带蜿蜒而去,广袤无垠的库布其沙漠已披上绿色行装,美艳动人。
曾经被誉为“死亡之海”飞鸟难越的库布其沙漠如今已生机盎然、满眼绿色。
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七大文化建筑之一,造型设计中融入了多种体现蒙元文化的符号和元素。入口会堂为蒙古包造型,3个展厅为马鞍造型。总占地面积833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480平方米,由会议中心和展厅两部分组成。
显示 25975 条中的 24381 到 244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